第15章 姚广孝

一品丫鬟 非鱼耶 1920 字 1个月前

朱元璋也曾考虑过很像自己的第四子朱棣,因此朱元璋曾对群臣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在各地为藩王,手握兵权,势力很大,谁都不能轻易得罪,如果有朝臣建议立朱棣的话,岂不是得罪了其他皇子,因此大臣们都很谨慎,没有一人表态愿意支持朱元璋册立朱棣为太子。

只有一名老儒生刘三吾站出来劝朱元璋立朱标的长子皇长孙朱允炆为继承人,刘三吾认为皇长孙年富力强,况且子殁孙承乃儒家礼法,如果册立第四子朱棣的话,那么置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棡于何地。

朱元璋听后沉默良久,随即想起贤明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不禁悲从中来大哭了一场,之后朱元璋决定听从刘三吾之言,以儒家法礼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未来继承他的皇位。

因此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就继承了皇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早在朱元璋在世时,他还当皇太孙时期就已经认识到镇守各地的藩王叔叔们对皇权的威胁,因此朱元璋去世后不久,朱允炆就在文臣齐泰和黄子澄的支持下决定削藩,剪除这些藩王叔叔们。

在削藩时齐泰建议从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开始,然后杀鸡儆猴,警告其他藩王,而黄子澄则认为朱棣实力太强,如果整不好会打草惊蛇,因此建议朱允炆先从朱棣的同母弟老五周王朱橚开始削藩,朱橚此前在朱元璋时期就多行不法之事,曾被朱元璋严厉斥责过,有罪可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允炆最终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他派大将李景隆突然抓捕了周王朱橚,随即将朱橚削除王爵废为庶人,之后又将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十三子代王朱桂以及十八子岷王朱楩全都削除王爵,废为庶人,囚禁起来。

最后朱允炆派军队暗中潜入荆州,突然包围了封地在荆州的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的王府,宣布要将朱柏抓到南京受审,朱柏为人极重孝义,早在朱元璋去世时就已经有了殉父之心,此刻又看到侄子朱允炆想要收拾自己,因此朱柏不肯受辱,放火烧了湘王府,朱柏与妻妾自焚而死。

短短半年时间,五位藩王被废除,还有朱柏引火自焚,这让朱棣十分忧虑,他知道侄子朱允炆早晚会把自己也收拾了,因此朱棣在此期间经常和道衍和尚秘密商议,朱棣有野心想造反推翻朱允炆,但是他却担心自己以一隅敌全国,没有人会支持他。

这时候是道衍和尚给了朱棣的信心,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拿天意来鼓励朱棣,认为老天注定他要当皇帝,为了坚定朱棣起兵的决心,道衍和尚还特意找来了当年给自己看相的袁珙,他联合袁珙忽悠了朱棣,袁珙告诉朱棣他的面相就是帝王之相,天命所归。

于是朱棣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反抗,朱棣一面拉拢军官为造反做准备,而另一面道衍和尚则秘密在燕王府替朱棣操练士兵,打造武器,道衍和尚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故意让人在燕王府多养鸡鸭鹅这些禽类动物,用这些动物的叫声掩盖其他声音。 乐读书屋

在朱棣起兵的当天,突有暴雨来临,燕王府的瓦片被打落下来,瓦片落地在当时是不祥之兆,因此朱棣十分忧惧,道衍和尚却说:“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意思就是这是大吉之意,飞龙在天嘛,王府的青瓦落下,预示着朱棣将来要住上皇帝才能使用的明黄琉璃瓦。道衍和尚一番巧言善解就化解了朱棣的心里忧惧,也是更加坚定了朱棣起兵的信心。

就这样在道衍和尚的推动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天下也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南北混战叔侄争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