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在靖难之役时虽然没有亲自陪朱棣征战沙场,但是他辅佐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保障了朱棣的后勤,并且还是他帮助朱高炽策划了北平守卫战,摧毁了朱允炆的大将李景隆直抄北平的战略。
在靖难之役后期,又是道衍和尚建议朱棣不要再和朱允炆打持久战,直接率军突袭京师,才让朱棣取得了最后决定性的胜利。
如今,朱棣白帽子早已戴上,一路辅佐他的姚广孝也顺理成章成为帝国国师。
姚广孝白天穿官服上朝,退朝后就在鸡鸣寺穿上袈裟吃斋念佛,一副不贪权,不贪财,四大皆空的出家人底色。现在他又担负起培养帝国下一代的重任——教授皇孙朱瞻基,由此可见朱棣对姚广孝的倚重是无以复加的。
姚广孝教朱瞻基的方式很特别,他不去太子府,不教刀剑功夫,甚至也不教四书五经,他只告诉太子,有问题尽管来鸡鸣寺问他。这真是高明,是啊。你教人的任何东西不一定是他想要的,但是对方如果提问,那一定是他想找到答案的,而标准答案其实又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姚广孝是真的高,他每天除了去皇宫打卡念经外,不参与任何事。
鸡鸣寺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其中最着名的要数那棵有着千年历史的银杏树。每年秋天,银杏树叶黄了,整个寺庙都被金黄色所笼罩,宛如人间仙境。
朱棣一遇到烦心事,总是会从皇城里摆驾到鸡鸣寺来找这位老和尚。
朱棣躺在躺椅上,眯着眼晒着难得的秋阳。离他几米远处有一个蒲团,姚广孝正在上面打坐,微闭着眼,口中念念有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诵经声,缓缓如梦。梦里有自己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刀兵再起。有母亲马皇后的慈爱面庞,还有父亲那张鞋拔子脸在质问:“你这个逆子,还不快快跪下?”
“姚广孝,你说这世上的一切都是虚妄,那么我该如何面对这些烦恼呢?”朱棣忍不住开口问道。
姚广孝缓缓睁开眼睛,微笑着说:“陛下,您是天下之主,自然有您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您也需要学会放下,不要让这些烦恼束缚住您的内心。只有超脱于世俗之外,才能真正领悟到事务的真谛。”
朱棣沉思片刻,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银杏树下。他抬头望着那些金黄的叶子,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闪烁的星星。他深吸一口气。
“姚广孝,你说得对。我应该放下一些执念,专注眼前事。”朱棣感慨地说。
“老和尚,我已命太子监国,朕将北巡,迁都、下西洋都在稳步推进!我要让那些前朝旧臣都睁大眼看看!我朱棣不比秦皇汉武差!”朱棣兴奋地说。
姚广孝微微笑了一下,自顾自地继续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