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义父:
郑和这个名字必将震今烁古,我也更名叫周惟一,不做第一,就做惟一。另我现在周府挺好,不愿搬往它处,您的美意小女心领了。如义父方便,请在吕宋岛寻找一种绿色叶子果实,果实里的种子是黑褐色的小颗粒(如下图)。方便的话带上百十斤回来,可堪大用。
另外,在海上小心陈祖义这个人,他是个贼寇,义父切记。
小女:惟一
公元1405年6月5日
周惟一写完后,在空白处画上郁金香花朵一样的果实和像芝麻粒一样的种子,然后满意地吹吹墨迹,小心翼翼地装入封套封好。
“麻烦锦堂哥再跑一趟吧!”周惟一说。
“愿意为您效劳,这次免费!” 周锦堂笑笑地说道。
“信很重要啊,还想黑我钱,看我不敲死你!大钱在后面呢!” 周惟一半真半假地说。
紧挨紫禁城的西边不远处,就是巍峨耸立的紫金山,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紫金山祈天称帝,此山便成为着名的皇家名山。在紫金山的半腰处,有一座庄严肃穆的山门。山门两侧,绿树成荫,古木参天,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鸡鸣寺,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穿过山门,便来到了鸡鸣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香火鼎盛,信徒络绎不绝。殿内供奉着三尊金身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庄严肃穆,令人敬畏。
这里是大明帝国的皇家寺庙,也是帝国国师姚广孝的修行之地。
姚广孝俗家的姓名为姚天僖,而姚广孝的名字并非他的本名,是后来朱棣成为皇帝后给他的赐名。他是苏州长洲人,出生于一户姚姓的中医世家,他在14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虽然在14岁时就出家为僧,此后一心向佛,但他却并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道衍和尚在钻研佛学之余,还没忘记研习道家和儒家经典,青年时期的道衍和尚更是与当时着名的道士席应真结交,并拜其为师学习道教经典和阴阳术数,道衍和尚不光跟随席应真修道,他还与当时的大儒宋濂、高启等人关系亲密,在儒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因此道衍和尚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他可谓是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人。
道衍和尚第一次见到燕王朱棣就对他说:“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如果朱棣把他招为主录僧,那他就给朱棣一顶白帽戴,朱棣已然是燕王,在王头上加个白字不就是皇了,道衍和尚这意思就是暗示自己可以辅佐朱棣当皇上。
要知道朱棣在当时只是燕王,而朱元璋的嫡长子懿文太子朱标还在世,朱标可是历史上地位最稳、权力最大的皇太子,朱标在世就没人能撼动他的太子之位,所以道衍和尚许诺将来辅佐朱棣成为皇帝的这番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个和尚不好好敲木鱼念经,却整天想着成就帝王之业,所以说道衍和尚不是一个正经的和尚,不过他这一身谋略,也恰好和极具野心的朱棣完美贴合,朱棣骁勇善战,身边也都是一些武将,在谋略方面确实缺乏像道衍和尚这样的人才,所以当朱棣和道衍和尚相遇,注定两人要在将来搞出一番大事来。
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年仅38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但是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还要面对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他年事已高,将来的继承人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