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视一笑,那一刻,苏怀月和李若兰都感受到了一种坚定的力量,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自由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苏怀月在这三个月里日夜操劳,精心筹备的酒楼也终于准备开张了。
此时的酒楼,外观气派不凡,朱红色的大门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屋檐下挂着一排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迎接即将到来的热闹。
在开张前,苏怀月怀揣着数百张银票,和卫彻一起跨过了城西的那条河,朝着对岸走去。
对岸的景象依旧是那般荒凉,土地干裂,房屋破旧不堪,百姓们穿着破旧的衣衫,脸上写满了生活的沧桑与麻木。
当他们看到苏怀月和卫彻过来时,只是冷漠地瞥了一眼,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仿佛对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
苏怀月站在这贫瘠荒凉的土地上,望着眼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众人,心中满是酸涩与不忍。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坚定而温和,鼓起勇气,主动伸出了几张银票,那银票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显得格外醒目。
她莲步轻移,走向其中一个面容憔悴、眼神麻木的中年人,脸上挂着真诚的微笑,说道:“大哥,我在附近开了一家酒楼,希望你们可以为我提供新鲜的菜源。只要菜的质量好,价格方面好商量。”
那中年人原本低垂着脑袋,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听到苏怀月的话,他微微抬起头,呆滞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他撇了撇嘴,冷哼一声,别过脸去,压根不理会苏怀月伸过来的银票,瓮声瓮气地说道:“这年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谁知道你是不是骗人的,拿张破纸就想哄我们。”
他的声音中满是怀疑和防备,仿佛是被生活欺骗了太多次,已经不再相信任何突如其来的善意。
苏怀月并未因中年人的态度而退缩,她的笑容依旧温和,耐心地解释道:“大哥,我是真心想和大家合作的。您看,我这酒楼马上就要开业了,需要大量新鲜的蔬菜。我知道大家种菜都不容易,所以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晃了晃手中的银票,试图让中年人相信自己的诚意。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苏怀月的话,原本有些骚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他们都在等待着中年人的反应,同时也在观察着苏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