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没选错阵营,也没看错人。

邱老等人一出,高下立判。

科举是为了给朝廷举荐人才而设,世家族长也是要读书的,他们的话只能兼听不可全信。

真正能让天下百姓信服的人,是这些能够改变大梁,培养出无数名臣能将的名士大儒。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建宁帝等着先生们上了三层,眯起虎目往下看去,主张女子不可科举入仕的代表何在?

臣有话说。安南侯硬着头皮出列,邱老等人担任评判是否有失公允?林青槐与邱老以及茂林四杰四位老先生,关系甚笃。

能把人剔去几个算几个,他不能输。

输了便是结党营私,干涉朝政,轻则削去爵位重则丢命。

安南侯可是在质疑邱老他们有私心?建宁帝脸上多了几分不耐,这几位都是我大梁出名的名士大儒,你的父亲还曾是他们的门生,不想你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

安南侯脸色微变,但仍咬牙坚持,臣也是想让百姓知晓,今日辩策论经,公平公正。

既然如此,老夫与几位先生不参与评判。邱老捋了把胡子,垂眸看着安南侯,微微一笑,老夫喜欢青槐这学生众人皆知,今日指点她也在情理之中。

安南侯哽住,一双眼瞪得老大。

老夫也甚是喜欢青槐这学生,指点之事加我一个。郑老笑容满面。

你们俩不要每次都抢,老夫也喜欢青槐。单老得意抬高下巴,算我一个。

还有我二人。周老和陈老同时开口。

台上国子监监生看到这一幕,又羡慕又激动。

大梁国中名声最盛的五位大儒,竟然都选择指点林青槐,对面便是出二十个国子监博士,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与闫博士有官职在身,便不参与指点了。蔡祭酒笑了笑,向建宁帝恭敬行礼,臣奏请圣上,允许臣与闫博士负责记录今日之事,以便日后传阅。

准了。建宁帝脸上的阴霾散去,偏头吩咐李来福,去给先生们准备椅子来。

讲经台就在大殿左侧,位置不低,山上风大,老先生都上年纪受不得这苦。

是。李来福行礼退下。

安南侯见自己大势已去,面色说不出的阴沉。他千算万算,竟把林丞这个闲散侯爷给忘了,给他钻了空子把人带出城。

林青槐请来的名士大儒,可以说是大梁的根基。

启蒙的书数年来一直是他们负责编纂修改,便是用于识字的字韵也在他们的修改下,越来越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