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家中有孩子读书的人家,没人不知他们的大名。
能请到这些人来上京,还说服他们接受女子科举入仕,林青槐的手腕和谋略,不容小觑。
甚至十个魏王都比不过她。
安南侯轻轻吐出口浊气,笼在袖袍下的手悄然攥紧了拳头。
他怎会输给俩个小孩儿?!
出神的工夫,镇国寺的僧人将挡风的屏风送上讲经台,同时送上的还有几十把椅子,几张书案。
林青槐看着他们布置完毕,在大师兄了悟经过时,眸光转了转,伸手拦住他小声交代,准备些炭盆过来,跟师父说欠款免了。
了悟单手竖掌行礼,阿弥陀佛,施主所提小僧会尽快安排。
算她有点良心,知道自己给镇国寺惹了麻烦,于是用银子摆平。
林青槐捂着嘴偷笑。
她就没想过让师父还银子,镇国寺这些年的香油钱挺多的,但根本不够师父拿去做善事。
寺内的庙宇修葺,不是爹爹出的银子就是她出的,还有便是皇后出。
耐心等了一阵,台上布置完毕。
林青槐和纪问柳出列,站到邱老和郑老他们坐的位子前方,向建宁帝行礼。
安南侯这边的代表一个是大梁第一世家,王家的族长,另一个是国子监的博士。
他们的论点不多,几日前林青槐便已拿到,并与纪问柳仔细准备论据进行反驳。
大梁立国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年,女子科举入仕是乃是头一遭。今日辩策论经,既关乎大梁万万黎民百姓,也影响着大梁的未来。蔡祭酒声如洪钟,请辩论双方开始陈述论点。
台上台下的气氛倏然变得凝重。
担任不同意女子科举入仕阵营代表的王家族长,上前一步,先行发言,草民以为,养育子嗣安守后宅是女子的天职,安邦定国是男子之责,两者不可混淆。
女子也可安邦定国。林青槐神色从容,笼在阳光下的面容绝美出尘,三百年前的邺朝女将秦金玉,带领将士驻守边关三十年,建立功勋无数。此地过了数百年,仍可见当初所造之沟渠,当地的百姓仍旧获益。
万万女子当中只出一人如秦将军,并无可歌颂之处。王族长面上浮起一丝不悦,而男子建功立业者无数,流芳千古。
此言差矣。林青槐直视他的眼睛,掷地有声,有识有志的女子,生来便被要求三从四德,从未得到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以此证明女子不如男子有失公允。
自古以来便是男子掌权,被史书所记载的女子,多是祸国殃民的妖姬,给了机会岂不是更糟。族长心中的不悦愈发浓烈,不由的多看了眼林青槐,女子科举入仕,只会扰乱男子的心神。尤其是不晓妇经不守妇德之辈。
此话一出,安南侯面上浮起几分得意的神色,静静看着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