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林丞的嗓音从讲经台下方清晰传来,当世大儒邱老,国子监祭酒蔡经纶,国子监博士闫阜。昔年群策群力,推动我大梁广纳寒门士子的茂林四杰,还有国中数得上名的名士大儒,不知够不够格。
司徒聿眼中泛起不明显的笑意,朗声回话,够了。
安南侯震惊扭头。
林丞穿着一身冕服走在前面,虽年近不惑,却不减风流潇洒的姿态。在他身后,则是浩浩荡荡将近三十位名士大儒!
若只是茂林四杰和邱老等人,今日的辩论,他们稳操胜券。
多了二十多个名士大儒,他们这边明显不够看。
安南侯收了视线,狠狠瞪一眼立在一旁,被风吹得面颊发白的管事,脑子里嗡嗡作响。
林青槐和太子不声不吭,何时请了这般多的人入京?
各世家族长在这些人面前,莫说是据理力争,便是大声说话都不敢。他们还指望着族中子弟能得这些人指点,能成为这些人的门生,日后好走仕途。
安南侯闭了闭眼,一滴冷汗顺着鬓角滑下来,湮没在衣裳里。
和他同来的朝臣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到,一时间像是被人狠狠捏住了喉咙,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国子监的一众博士和助教,在看到林丞身后的人时,当即有了退缩的想法。
奈何几个阵营划分明显,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闻野来了?建宁帝唇角扬了扬,目光落到他身后的邱老等人身上,郑重行礼,学生见过诸位老师。
不必客气,今日我等听闻有人要在镇国寺辩策论经,讨论女子是否该科举入仕,专程前来当个评判。邱老含笑回礼,不知我等的身份够不够?
郑老他们请来的名士大儒,听闻女子科举入仕,第一个反应便是反对。
后来,他们看着医学院的学生无论男女都十分用功,又见青云书院的女学生才华不输男子,当即改变主意。
这几日,他们私下已辩过无数次,最终得出一致的结果
女子科举入仕并无不可。
自然是够的,诸位先生请上前来。建宁帝余光看了眼八风不动的儿子,眼底满是赞许之色。
这事办的不错。
谢主隆恩。邱老行礼致谢,尔后带着郑老等人一起走上第三层。
有生之年,我竟能看到如此多的名士大儒,今日不虚此行,与贺砚声等人同来的国子监监生,两眼放光,若能听他们下场辩论就更好了。
大家对茂林四杰最为熟悉,毕竟每回考试都要拜一拜,其次是邱老。剩下的二十多位先生只听过名字,读过他们著的书,却还是头一回见到真人。
他们担任评判,定会参与辩论的。贺砚声扬起唇角,心中亦是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