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是只还个“火齐石小夫人”就能清账的。
咱们来日方长。
这年夏日,蔡国数遭滂沱大雨,多地农田受灾,蔡国朝廷上下顿时陷入焦头烂额的赈灾善后中。
连蔡王与卓啸都暂停了暗斗,绞尽脑汁为即将到来惨淡秋收筹谋后手,以免百姓因饥荒而动荡。
如此,缙质子府也免于许多滋扰,大家正好忙而不乱地筹备着一切事务。
转眼到了秋日,蔡国多地果不其然因粮食歉收而爆发饥荒。
恰逢蔡国三十万大军又对苴国边城杜雍展开了进攻,国库粮仓也是吃紧,举国粮价霎时如脱缰野马。
以王城仪梁为例,短短两月之内粮价翻了十余倍。即便朝廷将恶意囤货居奇的奸恶粮商枭首示众,也未能制止这股势头。
到了初冬时,蔡国各地竟相继有了“斗米能换金”的说法。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但有饿殍在野,必有勇武在途。
蔡国多地接连出现“民暴”,先是饥民小规模强冲积富之家抢粮;在官军镇压后,乱象非但不止,反倒一石激起千层浪,隐有野火燎原之势。
危机关头,薛国与缙国皆尽友邦盟国之谊,先后千里迢迢送来粮食,助蔡王安抚饥民,稍解燃眉之急。
蔡国王族也做出表率,各宗亲府邸纷纷开仓捐粮,供朝廷全力赈灾。
向来不太起眼的贞公主府除捐出自家粮仓半数外,公主夫妇更是亲自出面,分头在仪梁城中挨家登门募集钱粮。
贞公主到缙质子府这日是个大雪天,来前并未先派人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