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类似炫耀着说出口的话,很快就激起了所有人都好奇心,可惜谢良臣办公的地方他们无法轻易前去,而且就是去了也不一定见得到,所以只好上课时来占位置。
甚至不少人为了抢位置,天没亮就过来了,哪知还有人更狠,干脆昨天上完课后就待在教室没回去。
如此竞争之下,那些稍微落后一点的便只能站到窗外去了。
律学的课谢良臣也备好了,只是与上次算学课堂上不同,这次上课他主要还是强调学生们对律条的实际应用能力。
毕竟律条这种东西是死的,只要肯花功夫去背,那么就都能背会,可是仅仅只会背律条是绝对不够的,还得把条例用起来。
所以谢良臣打算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辩论。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得先把理论知识教一遍,等理论知识讲完,这才开始实践。
具体的模式他参照了前世辩论会,即提出一个案件并选学生组成正、反两队,双方都必须根据自己的论点进行阐述并驳倒对方。
至于谁人来评判?谢良臣并没打算自己上,而是又选了三个志愿者充当评审。
这有点像是在模拟公堂之上办案,学生们听说后,有些人觉得这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但更多的人却是激动,报名的人十分多。
最后谢良臣选了最先举手的几人,而后又选了评审的人,在宣读完规则以及相关纪律之后,他便宣布比赛开始。
首先便是开篇立题。
第一位学生似乎有些紧张,在开口时说得有些结巴,还引得教室里不少人轻声哄笑,谢良臣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对方便又继续说了下去。
点题完后,双方便进入了攻辩环节,即双方各有两人互相提问,而被提问的人必须正面回答问题,不可逃避,要是逃避就会被扣分。
这个环节两方人马交流是最激烈的时候,基本上谁占上风谁占下风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谢良臣就发现正方二辩那个叫齐术的监生口才十分了得,不仅吐字清晰,而且语速也很快,再加上他逻辑清楚,语言犀利,在气势上几乎稳稳压制住了对手,时常让对面的二辩张口结舌。
攻辩之后便是自由论辩环节,谢良臣发现正方也多是齐起身质询对方,每每提问皆切中要害,十分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