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驶过江陵的主街,又往东转了个弯,最后停在了征西将军府前。
郗超下了车,将文书递了上去,亲卫检验无误,前去通报。不一会儿,亲卫回来了,道:“郗郎君,桓大将军在书房,请随我来。”
穿过前庭,沿着回廊来到书房。亲卫通报道:“大将军,郗郎君来了。”
郗超走了进去,略一躬身,道:“超见过桓大将军。”桓温正在处理公务,书案上堆满了卷轴,书房一侧置有书架,架上也堆着卷轴,竹简等物。书房一侧是窗棂,窗棂半开,对着外面的庭院,庭院中草木青青,另一侧则挂着一幅舆图。
桓温从书案上抬起头来,上下打量着郗超。面前的少年不过十四五岁,中等身材,身形还未完全长开,腰身细瘦。他长得十分秀气,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乍看上去十分平静,但平静之下,又似乎蕴含着什么炽热的东西,似曾相识。
在他打量郗超的时候,郗超也在打量桓温。久闻桓温气概非凡,如今一见,果然如此。这位三十七岁的桓大将军,可以说是朝中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的目光肆无忌惮地略过桓温的面庞,只见他眼睛隐隐带着些紫色,胡须似猥毛,正如他人所说,他脸上有七颗痣,成北斗排列,传说这种面相的人有天子之贵。
桓温亲切地叫着郗超的小字,笑道:“嘉宾,不必多礼,坐。”笑声十分爽朗。
郗超坐了下来,仆役上了茶,退出书房。
桓温道:“嘉宾能接受我的邀请,前来荆州出任府掾,我十分欣慰。”
郗超拱手道:“超能得大将军的赏识,十分惭愧。”
桓温摇头笑道:“不说客气话了。‘盛德绝伦郗嘉宾’,我久闻嘉宾的大名,如今有一事请教。如今朝廷命褚裒北伐,嘉宾觉得,北伐的成败如何?”他倒要考教考教这位郗氏“神童”,看看他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如那殷渊源一般,只是徒有虚名。
这一问,其实在郗超的意料之中。自从桓温平蜀之后,朝廷授予其开府仪同三司之权,可以自置幕府、招聘幕僚,以他对桓温传言的分析,此人的志向绝不在小。自然,桓元子值不值得他倾力辅佐,还有待观察,但此问,自然要好好回答。
郗超淡淡一笑,道:“以超看,褚季野的北伐必然失败。”
桓温挑眉道:“为何呢?”
少年的眼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事情的成功,不但在于天时,还在于地利,更在于人和。如今石虎已亡,石虎诸子争位,正是北伐的良机,但无论是地利、还是人和,却都不在我朝。”
桓温微微地笑了,身体前倾,“嘉宾说得详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