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刘惔道:“惔听闻,朝廷任命桓温为荆州刺史,可有此事?”

“今日在朝堂上议的就是此事。”

刘惔拍了一下茵席,“此事万万不可!”

“为何?”司马昱皱眉道:“你是担心桓温能力不足?或者庾爰之会抗命?”

“非也,非也。”作为桓温的连襟,刘惔对他的能力还是十分欣赏的,“庾爰之必然不敢抗命,而以桓温的才具,做荆州刺史也绰绰有余。”

“那是为何?真长,你就直说了吧。”司马昱有些摸不到头脑。

“我观察桓温面相,他的眼睛如紫石棱,胡须像刺猬毛刺,他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的人物啊!”司马宣王就是司马懿。司马昱只听得微微皱眉,听别人直说先祖篡魏的往事,即使是司马氏子孙,也觉得面上无光。

刘惔继续道:“我恐怕桓温一旦得势,就不可复制,朝廷应该经常贬抑他的名位才是。何况,荆州位于建康上游,乃形胜之地,此地万万不可交与桓温。“

司马昱皱眉道:“真长,你是否过虑了?桓元子并无太多资历,何况,他又是本朝驸马……如今朝廷诏旨已下,此事只怕难以挽回。”

“不,”刘惔直视司马昱双目,“如果王爷自请出镇荆州,太后定会允准。惔虽不才,自请为王爷军司,随王爷前往荆州。”

司马昱沉默了。荆州虽是重镇,无论是经济繁华,或是人文风物,比建康,那可差得远了。何况,他总觉得刘惔有些危言耸听。难道桓温真有这么危险?

刘惔见司马昱久久无语,知道他不想离开建康,又拱手道:“如果王爷不愿离京,那么,也可命我为荆州刺史。”

司马昱沉默了良久,道:“真长,你让我再想想,好吗?”

刘惔还要再说,却听门外有莺莺呖呖的娇声软语,“王爷,您不是答应了妾,去我那里吗?”说完,一个窈窕美女进了书房,却又迅速回避,“啊,你有客人。”

虽是惊鸿一瞥,刘惔也认出了是极为得宠的徐氏,他急忙道:“王爷,那我先走了。如果桓元子出镇荆州,必成朝廷大害!请王爷细思之。”

“好,让我再想想。”

刘惔拱手告辞,虽然司马昱答应了他“再想想”,但他却知道,只怕这一想,便无下文了。这位会稽王,文采风流,颇有名士风度,却不能杀伐决断。

刘惔摇了摇头,满腹心事地上了牛车。

就在桓温踌躇满志,收拾行装,准备赴任的时候,远在荆州的庾爰之也接到了朝廷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