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日,王允之将王羲之一家,送至彭蠡湖畔。码头上早就泊着几艘乌篷船,两人拱手作别。王羲之上了船,船夫扬起风帆,在和煦的阳光下,扬帆北上。

王羲之立在船头,看着着烟波浩渺的八百里彭泽。沙鸥翔集,银鳞游泳,湖岸上野花绚烂,芳草葳蕤。耳边不时传来渔夫们的歌声。他的心境也渐渐开阔了起来。

最后,他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面向东方道:“安石,我来了!”

咸康八年正月末。

已是孟春时节,江畔的小草们悄无声息地探出了嫩芽,给枯黄的草地隐隐约约地抹上一抹新绿,江州刺史府庭院里,柳树的枝条上,也冒出了几片嫩黄的新叶。自王允之接任江州刺史后,认为豫章较为偏远,把治所迁移到长江之畔的半洲。

“春天到了。”王允之揉了揉酸涩的双眼,伸了个懒腰,从书案前站了起来,正要去庭院中走走,舒散一下筋骨,忽有家仆来报,“郎君,豫州庾刺史给您送了坛酒。”

王允之愣住了,“庾怿?他给我送酒干什么?酒呢?”

家仆道:“来人就在外面候着。”

“呈上来。”

不一会儿,庾氏仆役抱着坛酒,上了堂,呈上了庾怿的拜帖。王允之打开一看,看笔迹,工工整整的楷书,确是庾怿的亲笔,大意是他最近得了几坛好酒,知道深猷贤弟公务繁忙,特赠他一坛,以解疲乏,云云。

看罢拜帖,王允之笑道:“他倒是有心了。你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吧。替我谢谢你家大人。”说完,使了个眼色,便有人将庾氏仆役带下去休息。

仆役在一旁道:“郎君昨日用饭时,不是还念叨着没好酒吗?不想,今日便有了。”

王允之微微冷笑,“但愿如此。”说完,便吩咐仆役将酒封拆了,将酒倒入碗中。室内顿时弥漫起酒香,青瓷碗中,色泽清冽的酒微微打着旋儿,并无一丝渣滓。

仆役吸了吸鼻子,道:“确是好酒。”仿佛应和着他的话似的,随着“汪汪”的叫声,一只黄狗窜入室内,绕着放酒的几案打起转来。仆役不由笑骂,“这畜生的鼻子倒灵得很。”

王允之沉声道:“这酒,先给黄尾尝尝。”

仆役吃了一惊,“郎君,您是怀疑这酒中有毒……?”黄尾,正是这狗的名字。

王允之道:“不可不防。”琅琊王氏、颍川庾氏是政敌,而自己与庾怿除了公务之外,也并无私交,他为何突然送了一坛酒给自己?虽然在酒中下毒,这种手法粗暴拙劣,但还是小心为上。

仆役端起青瓷碗,把它放置在地上,口中犹在喃喃自语。黄尾摇摇尾巴,在碗中舔舐起来,不一会儿,便将酒舔了个干净。

四道目光注视着黄尾,过了片刻,仆役笑道:“郎君,您看它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