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忽听母亲在耳边的笑语,把她吓了一跳:“真真留你不得了,明日还不回王府,只怕琅琊王要上门要人了。”

褚蒜子抬起头,看到母亲揶揄地笑;父亲捻须而笑;兄长撇撇嘴,翻着白眼,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心中又羞涩,又甜蜜。羞涩的是,不是与他说好了吗,回家小住,却每日变着法儿催,倒让她被父母取笑。甜蜜的是,他就这么想她吗,一刻也离不开她。

褚裒道:“住了三日,也该回去了。明日便收拾行装,回琅琊王府吧。”

褚蒜子道:“是。只是有些舍不得阿父、阿母。”

褚裒笑道:“琅琊王府并不远,王爷也通情达理,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

谢真石眼珠一转,忽道:“说起来,琅琊王的封地我还没去过,要不,我明日与你同去?就不知女婿愿不愿意?”又对褚裒道:“在王府住一日,后日我便回来。”心中暗暗盘算,“蒜子还年轻,这次我帮她掌掌眼,看看王府中,是否有不安分的人。”

褚蒜子拍手道:“那太好了。他怎会不愿意?”说完,便使人吩咐阿毫,让他告知王爷,明日王妃与谢夫人一同回琅琊王府。

第二日,琅琊王府、褚府两辆牛车,一前一后,在侍卫与仆役的簇拥下,出了青溪巷,朝东而行。谢真石却与女儿同车而行,闲话家常。

西晋时,琅琊郡隶属徐州,治所在临沂,但如今徐州早陷于赵国之手。当年的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后称帝,在建康东面不远的江乘县侨置琅琊郡,治所设在金城。

车声粼粼,时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注)。建康东郊不少人出外踏青,欢声笑语,不时传入车内。

再行了大约半个多时辰,已入了琅琊郡地界,牛车沿着长江边的官道而行,人声渐渐地稀少了,鸟语花香,随着江风,掀开车帘,扑入车内。

褚蒜子正有些昏昏欲睡,忽听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笑声似曾相识。

“大人,已经种了十余颗柳树,您看还好吗?”

“好,很好。你们先坐下歇歇吧。”还是那熟悉的声音。

“莫非是他?”褚蒜子心里微微一跳,掀开车帘,往外窥视。只见江畔大约有十余人,吏役打扮,胡乱坐在柳树下休息饮水,周围不少新翻的泥土,还散落着锄头、铁锹等物。

一名青年男子,正抚摸着柳树的树干,向北眺望。他听到动静,回过头来。

果然是桓温。

桓温也认出了琅琊王府的车驾,在那一刻,他眼中掠过复杂难明的神色,有欣喜,有怅惘,有茫然,似乎还有一丝心痛,最后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