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页

问题是,总部首长等人的意见虽然中肯,奈何世纪之交的国内财力还不是很充沛,在全力支持一个重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同时,实在是挤不出额外的资源继续投入另一个同样复杂的工程。

无奈之下,总部首长只能是将中国腾飞的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即“澜沧江”项目作为航空工业集团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仿制项目的备用方案完成的上级立项备案。

尽管保住了型号,但这种犹如备胎般的存在别说业内人士了,就是一般的人民群众都清楚做备胎长不了。

如果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仿制项目发展的不顺利还好,问题是在老毛子“无私奉献”后,整个项目的进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澜沧江”项目完全看不到上位的希望,如此情况下,“澜沧江”项目除了空有个项目名头外,一无资金支持,二无政策扶持,凉凉只是时间问题。

而事实比预想的还要残酷,就在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仿制项目得有优先扶持没有多久,航空工业集团便以自身项目研制任务进展为由,将原本就不多的中国腾飞三代核心机的高空试验台验证排期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航空工业集团利用自身在航空工业方面的主导地位和控股母公司的优势,对下属的东北航空工业集团、成功航空工业集团等几个所属的大型航空制造商施加影响,另其出产的作战飞机使用航空工业集团即将完成的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仿制项目。

东北航空工业集团倒没什么,他们的歼-11系列本身就是仿制的苏-27,发动机使用al-31系列自然无可厚非。

成功航空工业集团这里却稍微有点儿波折,因为十号总师更倾向于中国腾飞的“澜沧江”项目,为此还在十号工程的中期改进计划中准备完全放弃俄制的al-31,转而使用中国腾飞的“澜沧江”项目。

一来可以更好的整合国内的航空产业链,做到自主可控;二来也可以将十号工程更快的推向国际市场,而使用俄制发动机的十号工程犹豫老毛子的限制根本没办法参与到国际战斗机的市场竞争,这对成功航空工业集团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损失。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已经开始20号工程预研的十号工程总师十分看好“澜沧江”项目的潜力,要知道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就已经达到了85,对着第三代核心机的逐渐成熟,未来将会发展出推重比为10甚至是11的大推力重型发动机。

而这种航空发动机对于20号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更何况,中国腾飞还在积极开展应用于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发动机矢量控制技术、追求不开加力便可实现超音速巡航的变循环技术以及其他增强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前沿技术,十号工程总师几乎可以断言,只需给中国腾飞时间和一定的政策,不出十年,中国腾飞必然会引领国内的航发领域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可惜的是十号工程总师是的威望很高,但终究只是个技术领导,而非政策领导,面对航空工业集团管理层铁了心的强推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仿制项目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不过十号工程总师虽然在决策方面没有给予中国腾飞多大的帮助,但在技术审批方面却给了中国腾飞极大的助力。

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中国腾飞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的可行性报告,需要五位航空领域的资深院士联合签名才能得到上级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