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坡乡回来的第三天早上,谢乐迪到县里给冯喆说,万事俱备,只有一样有些小麻烦。
“县长,职工、要上课的教师,我都办好了,法院那边也没问题,就是这个毕业证有些纠缠。”
“怎么个说法?”
冯喆问着,古方谨来给谢乐迪沏了茶,谢乐迪说:“县长,要是按照时间往前推的话,棉纺厂这批职工在咱们县高中毕业的时候,是林家鼎老校长在的那会,那毕业证上是要林家鼎老校长签字印鉴的。”
这时古方谨说:“县长,林家鼎校长,就是前一段在教委门前被撞,住院的那位老先生。”
冯喆哦了一声,谢乐迪说:“我是要去拜访林校长的,他也是我的老领导,不过,林校长喜欢清静……但这事要是不经过他,也不合适。”
冯喆明白了,看来这个林家鼎是一个比较耿直或者拗气的人,也难怪,当天在教委门前,有几个社会青年调戏一个女子,那么多人都没有一个往前去阻止的,林家鼎年过古稀了,却能挺身而出,这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林校长的家属,都在哪里工作?”
谢乐迪知道,县长是想从亲眷外围入手:“林校长的儿子儿媳都出国了,家里也没有别人。”
谢乐迪一说,冯喆才想起,似乎那天自己到医院去探望林家鼎的时候,是没有看到老校长的家人。
……
冯喆是傍晚时分去拜访林家鼎的,林家鼎的家门口种着一树核桃,看上去有十多年的树龄,冠大枝繁,这会也不知道都是什么鸟在上面叽叽喳喳的叫,敲门之后,没想到里面出来的是翁同书,翁同书也同样的诧异,将冯喆和古方谨迎接到里面。
林家鼎这会正在书房里写毛笔字,冯喆进去林家鼎还没写完,等落笔,冯喆见他写的是“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知道这是管仲的话。
一会落座,翁同书就在一边沏茶,古方谨也过去帮忙,林家鼎说:“翁同书是我的学生。县长登门,蓬荜生辉。”
冯喆笑笑问了林家鼎身体怎么样,林家鼎回答后问:“最近我总是在想,是不是教材编的好,学生们就必然的能提高自身的素养呢?想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县长。”
这老人真是有意思,一见面就开始考自己了,冯喆想林家鼎问的意思,笑说:“有了好的教材、有了好的考试方法,还需要有好的、起码是合格的老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