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也不和冯喆说话,两人一起默默无语的到了副校长的办公室。
岭南党校的副校长是副省级干部,进去后冯喆看到屋里坐着三个人,一个是副校长,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长的一般,头发倒是很光亮,皮肤也很好,另外一个男子上了年纪,满头白发,还有几根长寿眉,眼睛很亮,精神矍铄,脚上穿着一双布鞋,很有气质,坐在三人中间颇有些不怒自威。
冯喆进去后就问了好,站在那里不吭声了。
“坐嘛,来坐下说。”
那位长者伸手直了一下旁边的沙发让冯喆坐下,有人过来给冯喆端了茶水,冯喆又起身说了谢谢,再次的坐下。
“你怎么看待管仲这个人啊?”
冯喆没想到谈话就这样开始了,也没想到这位老人一开口不是问那天自己所说的话,反而问起了管仲。
“管仲这个人很矛盾,也很复杂,简单的说,是不拘小节、实用主义。”
“简单的说?能说的详细点吗?”
“管仲处于春秋时代,平民出身,富贵前经常的吃不饱饭,这人爱钱、怕死,但有才能。”
屋里的其他两个人都看看中间坐的那个白头发的老人,老人笑说:“你这个总结,很有意思嘛,爱钱、怕死?为什么这样说?”
“爱钱,管仲在没有做官以前和朋友鲍叔牙做买卖,结果总是偷偷的将挣的钱往自己兜里揣,他的朋友鲍叔牙其实知道管仲的毛病,但是觉得管仲的才能不能在生意上体现,就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管仲终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就是所谓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至于怕死,管仲每次服兵役的时候总是说自己家有老母,萎缩不前,实在是躲不过去了到了战场上总是往队伍的最后溜,还装死、装残废骗取抚恤。”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当了相?果然是矛盾。”
冯喆心里一动,说:“其实管仲是第一个将周礼中的礼义廉耻极力的推崇起来的,谓之‘国之四维’,就是维系国家的四大绳索,管仲的思想对孔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非常的敬仰管仲,称赞管仲‘仁’,后世的诸葛亮也很尊崇管仲,常将自己自比为管仲乐毅,再有,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其实就是跟管仲学习的,管仲在春秋那会就打着‘尊王’,也就是维护周王周礼的旗号号令其他诸侯国,还有,管仲是第一个打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传统的人,他强调‘万物待礼而后定’,也打破了‘亲亲’的宗法原则,任人唯贤,他对选用基层的官吏制定了‘三选’的制度,就是第一年试用评定,第二年考察任命,再经过一个阶段的考察之后,再委以重任。”
“管仲自己从平民到贵族,布衣为相,本身就是打破任人唯亲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