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给予了全身心的信任,却还没有来得及让他们接触国度覆灭的黑暗,如今的萧殊羡心有余而力不足——谁人不想挽救子民国家于水火,谁不想能力挽狂澜将奸佞狡诈一并诛杀,可偏偏,你无能为力。
这种感觉实在很颓废很失败,叫人满身心都仿佛浇灌了水银无法挪动半步,连个舒心的长叹都憋不出口。
萧殊羡有着困扰和迷惑,也开始渐渐的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萧大人?”慕沉川的轻唤将萧殊羡的神志喊了回来,进来这护卫也是时常的心不在焉,“桑凉城的三王是怎么回事?”这还是慕沉川无意之中听那些逃难的商贾们说起的。
萧殊羡定了定神:“桑凉城里虽然有不少的封王拜相者,可萧太后从未给予他们任何的兵权,至于三王,是当初先帝在位时加封的三位王爷,封地于王都东南,西和北三州,命他们奉诏天
赐保护王都安危,王位世袭不可侵夺。”这可算是对于王侯最大的封赏,给予封地和兵权,加之王爵世袭,若没有犯下滔天大罪自然不可轻易剥夺爵位。
所谓的滔天大罪,自然,是谋逆造反。
所以这三位王爷对桑凉城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若是忠心,那么任何想要夺取桑凉城的人都要踏着他们的尸体而过,若是谋反,那么近水楼台先得月。
“快说说。”慕沉川挠了挠头发从桌子上跳了下来,就跟在小酒馆里准备听说书先生开大戏似的将小椅子都拖了过来。
萧殊羡眼角抽了抽,可是撇过头瞧见谢非予朝着自己颔首,他平复了下心头的思绪这才继续开口:“萧太后在先皇帝驾崩以后一直想尽办法要削藩夺爵,”这道理可想而知,一个女人要垂帘听政隆登九五,必定会遭到许多人的弹劾和反对,三王本是先帝重臣,若是留着他们的封地和
兵权在王都附近定然是寝食难安,“可当初三王力排众难,竟然也是一手扶持了萧太后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没想到那三位王爷不按理出牌,萧太后欲图垂帘听政,这三个人一改常态竟然出兵平乱还上疏十六道联名支持萧太后的举动。
这件事可是在西夜掀起过轩然大波,别说满朝文武,那就是天下的百姓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有些小聪明。”谢非予嗤笑了声,这三个王爷有点儿小能耐,与其反对一个帝王不如好好的表表“忠心”,先帝的时代一去不返你要识时务为俊杰,他们三个人定然是知晓了萧太后称帝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三王,所以呢——反其道而行,干脆双手双脚的支持这女人的言行,如此一来,全天下都知道老太婆能安安稳稳的坐镇朝堂可是多亏了这几个老臣子。
三王是有恩与萧太后的人,若是萧太后不明就里就将他们削官夺爵,那岂不是自绝后路,你
萧太后就是个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