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东方欲晓,朝堂之上。
朝臣们恭恭敬敬地站在殿上,各抒己见,同皇帝谈论着这天下大事。
沈谦手执象笏站了出来,朗声说道:“皇上,楚国人最近总在边疆挑事。臣以为,不能坐视不管。”
“沈将军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若是朝廷插手,必然要发动战乱。既有楚国人,定然最后会牵扯到楚国。届时两国不好收场,只能争个你死我活。”邵向善听闻,接过了沈谦的话。
“所以,邵大人以为,将边疆的百姓置之不顾才是对的?”
邵向善摇摇头,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沈将军这话说的不对。皇上,臣以为,该派人同楚国共商和平大计。”
“共商和平大计?邵大人未免太天真。若是楚国有心商谈和平之计,又岂会放纵他们本国的人?”沈谦顿了一下,转而又道:“邵大人应当知晓边疆一线以武陵城为重,可楚国人在武陵城做了什么?现在虽无百姓伤亡,但楚国人动手抢粮。若是抢不到,便纵火烧粮。如今武陵城中百姓吃食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安宁?边疆不安,朝中却依旧不闻不问,这算什么?难道边疆就不是我们大梁的了吗?”
王守之皱了皱眉,应声而道:“皇上,沈将军这话说的在理。如今边疆这番情形,以小见大,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如今虽有周将军戍守边关,但臣以为,周将军毕竟势单力薄,有心而力不足。理当再派遣武官同周将军一并守着。若是无济于事,那就直接宣战。”沈谦沉声说。
此话一出,朝中的人顿时噤了声。
边关寒风凛冽,阴沉浓重,将士们几乎都是风餐露宿,谁人愿意前去受那等罪过?
沈谦瞧着这满朝堂的人,不禁冷笑一声,“这就是我们大梁的人吗?只懂得享受安逸?还是非要等到边关告急,才说后话?”
突然一声突兀的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
梁庆帝坐在龙椅上,看向下方站着的人,两眼一沉,“准了。”
齐王一叩首,眼中充满了坚韧,“谢父皇。儿臣这就回去准备。但儿臣望父皇允诺儿臣一
件事。”
“说。”
“除非等儿臣归京,不然不得立皇储。”
此事若是放在从前,就是朝中的大臣,口水沫子也会将齐王给淹死。可放在如今,齐王自愿戍守边关,倒是让不少大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便也不管他说的什么话了。
反正左右不过一个不能立皇储罢了!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