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产学研合作

脑域科技树 中帝人 1562 字 2022-10-28

“我们这次盾构机的研制攻关,不仅结合了蓝星几大研究院、蓝星大学的科研人员,还邀请了东南大学等战略合作伙伴参加。在一些子项目的研究方面,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赖广全博士结束了介绍。

马由听到这里,很久之前的一种想法顿时清晰了。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尽管蓝星集团现已是庞然大物。但也不可能涉足所有科研领域。甚至,连集团内正热卖的产品、开发中的产品所蕴含的部分技术,任然需要从外部引,或支付专利费,以及购买零部件。

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即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越细。

但马由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他知晓未来技术发展的轨迹,甚至还有现成的成套资料。但要将这些技术具现出来,仅凭蓝星研究院以及4所大学,那是遥遥无期。

当然,若是慢慢发展几百年,自然可以将未来一千余年的科技资料消化。但隐约的感知,外部有其他文明可能来犯,他必须指针朝夕。而地内的西方势力,又不可能坐等蓝星集团无限制壮大。

马由一直在思考,也在行动。除自身不断引进人才,扩大研究院数量和规模,还利用每年一次的技术交易会,不断释放和扩散技术。

释放的技术大多局限在运用性范围,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有一些帮助,但不够全面。例如基础科学、材料科技等领域,欠账还很多。

同时,他也在秘密建设海外3座基地,一方面是作为科研、核心产业生产基地,另外,也是要利用孤悬在南太平洋上的原点岛基地为诱饵,打一场有限度的战争,震慑那些虎视眈眈的势力。这才可能换来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时机。

真正的破局之道,还是要直接和间接带动、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力量,尤其是国防科技力量,将“真理”的半径,扩大到全球范围。

这就需要蓝星集团扩大对外合作范围和增加新的模式,加快释放技术。

全国有上千所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数十万有能力、具备敬业精神的教授和科研人员。他们因经费、项目审批机制等各种原因,并没有机会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若将这部分科研人员调动起来,哪怕是调动其中20,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力量。

“产学研协作,是迅速提升科研水平和积累成果的的发展模式。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尽快推动。”

想到这里,马由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他简单和来宾们应酬一二,便匆忙结束了在特种设备厂的视察,返回蓝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