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天完全黑下来后,就到屋里继续说,于妈妈给儿子打着扇子。于大伟拿出从北京给父亲买的卷烟,于爸爸抽了一根,咂摸几下嘴,觉得还是自己的汗烟袋抽着更得劲。

于大伟仔细听着父母说着半年多时间里家里的点滴。他进村的时候有人眼尖瞅见,中间就有几次村里人来串门。

于大伟很喜欢和他们聊天。乡下人生性纯朴,有什么想法都在脸上,不跟你玩心机,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而生出所谓的优越感。

念着他刚刚到家,路上走了很久休息不好,村人略坐一会儿,也就告辞离开了。于妈妈烧热水给儿子烫脚,铺床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大伟,你记得小芳不?林小芳?”

“记得,她怎么啦?”于大伟对这个小姑娘印象挺深刻的。

乡下的女孩子容易受到忽视,很少有机会受到比较多的教育。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硬是一点点打听到他家里,于爸爸告诉她,资助名额只有五十个,已经用完了,没了,而且于大伟只是受人之托做事,帮不上她的忙。她仍是苦苦哀求,一边抢着干活,硬是求着于爸爸帮她寄出了一封求助信。

“小芳可真是个懂事的好姑娘。”

于爸爸用鞋底磕磕烟袋锅,重新装了一锅烟丝,“春天农忙的时候,她就来家里帮忙。我和你妈怎么拦都不行,她一有时间就来。说是功课已经赶上来了,老师夸她学习好。她有时候打听你的事,听你妈说一些你在北京的见闻,也问我们,有没有听你讲是什么人资助她读书的。你妈嘴快,你有一回不是在信里说,你兼职的公司是你同学开的,你同学也是他们的资助人?你妈就跟小芳讲了。小芳就说,她要给那位大哥哥写信,等你回来,想请你帮她寄出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愿望

于大伟见过林小芳,只有一次。

去年寒假期间,他忙于挑选另外五十个助学名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奔波。

林小芳忙于学习,她有时间常过来,是转过年春天以后的事了。那时候也来过几次,不巧都与于大伟错过了,他们两人还是在过年的时候,林小芳来于家拜年,才正式认识了。

林小芳辍学一年还多,重新回到学校,她又是个好强的,憋着一股劲,总想做到最好。她没有退路,这个读书机会,是她用最大的努力和诚意争取来的,她必须用优异的成绩告诉别人,她林小芳不会辜负这个机会,不会浪费这份好心资助。

整个寒假都在学习。冬天夜长日短,乡下通了电灯,可是经常停电,而且父母心疼电费,轻易也不允许点灯。蜡烛是要花钱买的,家里有两个学生,虽说日常一应用度有人资助,可日子仍过的紧巴巴,勤俭了一辈子的父母,习惯了算计着过日子。

她是女孩,要帮着做家务。家里喂了鸡也养了猪,还有一头年老有些瘦弱用来耕地的驴,十三四岁的姑娘,在乡下这地方,正经顶半个壮劳力,是不能闲着手脚不做活的。白天可以用来看书的时间有限,偶尔月光明亮的晚上,屋外又有白雪的反光,在院子里挑一个合适的地方,虽说冷了点,却也可以对付着看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