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大山专门跟向导请教,请他们帮着介绍了一家口味还算不错的中餐馆。这顿晚饭,大家都吃得比较满意。

昨天购物,今天是纯粹的游玩,明天,两位当向导的留学生邀请他们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听说与会的多半都是华人。想想,可以趁此机会认识一些同胞,对海外的国人多一些理解,兄妹俩也就同意了。

这位朋友是一位非常好客的华人,常常在家里招待一些中国的朋友,受到邀请的人也可以带自己的朋友过来玩。

他家是那种旧厂房改建的loft,loft在美国是一种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天花板很高,感觉特别宽敞,窗户也很大很大,开派对真的很合适。不过他的装修风格大山就不那么喜欢,红的,黑的,对比太强烈了,主人还说是某位知名设计师的作品。

临近中午时分,已经陆陆续续过来了许多人。不好意思上门白吃白喝,大山买了礼物送给主人,然后便在屋里找个地方,跟两位向导说话。

来的人,果然大多是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其中搞艺术的居多,并不全是年轻人,有些人甚至有过知青经历,文革后第一批考取了大学,接着就出来了。离开中国已经好几年了,听说兄妹俩新近从北京过来的,很好奇的过来攀谈。

似乎人人都是哲学家,混得好的不多,所以人人都有一肚子牢骚。

“我不会不认识我是谁,我看见那么多同行兴奋乐观,走向世界呀,进入主流呀……可是,纽约的一切,西方世界的一切,没有中国的位置……”

“就是成功了,国内地盘打下来了,出来打纽约了——后来我才知道别人也这么看我:这家伙牛了,出去打天下去了。其实我他妈一到美国就立刻自动从中国出局了,然后在美国又自动边缘……”

大山是很好的听众,不厌其烦的听这些人讲呀侃呀,若有所思。

董洁后来问他的想法。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来幸福,父母慈爱,伴侣善良。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要获得幸福,都是需要一些努力和伤痛的。”大山说,“你不是说过吗?先苦后甜的人生比先甜后苦更好?我后来想想,觉得就是这样的。因为过去吃过苦头,所以现在无论怎样,都觉得太幸福了,所以会很珍惜。”

“我们两个,就是先苦后甜的最佳例证。我想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现在吃些苦没有关系,只要努力和坚持,始终不低头也不放弃,将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董洁笑着点头,“嗯,希望大家将来都好好的,都会幸福。”

唉,很多时候,也许心理年龄的原因,她看问题不比大山,热情向上充满活力,总是会有一点悲观。

其实社会就像金字塔,大多数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在塔底苦苦挣扎,在这片土地上,寄希望于未来,也不过是个美好的心愿。不过,总会有那么一点希望的,人活着,更多的时候不就是为了这点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