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当时靠着他和日本车商的特殊关系,从丰田引入了面包车整车制造技术,而当他想要进军到家用轿车领域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却是日本的三菱。
三菱的格兰算是他们公司旗下大名鼎鼎的evo有着很紧密的联系,evo其实就是出身于格兰平台的一个变种,由此可见这款平台的优异之处。
当时杨荣从三菱搞来格兰的平台,就花了6200多万美元,不过日本人肯定不会那么好心,他们给杨荣的平台,进行了很多的微调,让这款平台的性能大幅度的下降。
杨荣当初并不知情,可是在98年平台到手之后,他兴冲冲的让车厂基于这款平台的基础,制造了一款新车试驾之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新车的性能非常差劲,尤其在路感方面。
车子的底盘调教,无非是两个方面,调教的比较硬,就是偏向于操控,调教的比较软,就是偏向于舒适,这两款是非常矛盾的强调一方,就必须放弃另外一方。
真正厉害的车,能够在这两个特性之间,找到非常合适的平衡点,而每款出自不同平台的车型的平衡点又各不相同。
第一代的尊驰,制造出来之后,路感就非常的模糊,两头不着调。
最后杨荣没辙,只能又花大几千万,请来曾经为宝马,凌志,现代设计过车型的意大利设计师久加诺,帮忙重新设计的汽车外形和平台。
后来又花了大几千万请来了乔治亚罗的italdesign,参与了设计,这才在短短两年之内,完成了整车平台的重新设计。
然后又花了一个亿美元,引进了一整套的纯德国设备,进行零部件的生产,这才诞生了后来的骏捷,和尊驰的平台。
不过精益求精的杨荣,面对2000时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中华车,还是不甚满意,于是就又花了大价钱,专门从合作伙伴保时捷那边请来了底盘调教工程师团队,给中华车的底盘做了调教,这才造就了后来的中华骏捷这中华尊驰的底盘。
虽然这是一个杂牌子的产品,但是她的性能,绝对不容小视。
在上辈子的时候,晨华汽车被省国资委接管之后,利用杨荣留下的遗产,完成了骏捷和尊驰的生产,并给把尊驰车拿到德国做了测试。
德国的《汽车画报》对华晨尊驰进行过麋鹿试验,在试验中,没有es的尊驰很轻松的完成了正常车速(70-80kh)的麋鹿试验。
测试人员将进入车速提升到了100kh,尊驰依然可以顺利完成,这在当时的德国曾经一度造成了轰动,要知道在没有es的协助下,尊驰竟然能完成100kh进入车速的麋鹿试验简直就是令人难以至信,要知道在当时的世界名车里,能够完成这样条件测试的都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