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是的,纵然葛宇轩并未参与到葛宗德的事情中去,可在世人看来,他们父子仍为一体。葛宗德名誉不好,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如同徐氏虽与葛宗德和离,又有徐院长夫妻撑腰,可却一直未能进入到京城的贵圈中去一样。葛宗德带给他们的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洗去的,也并未随着葛宗德的流放而一起消失。

葛宇轩正因为清楚家中的情况,故而从未刻意藏拙,他想着早日学完早日轻松,偏他两位舅舅知道他的能耐后,越发严肃认真起来,当然,交的也就越发细致,布置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这就导致葛宇轩这个活了几辈子的才子,每晚还得挑灯夜读。

平静的日子,就这么随着书房油灯的明灭,一下子跳转到次年夏至日这天。葛府小院难得的打开了大门,徐氏张楚婆媳一改往日的低调打扮,喜笑盈盈的招呼着前来宾客。

第139章 喜事

这一日,葛家小院正门大开,徐氏带着张楚,一脸喜意的迎接圣旨。却原来,今年开春之时,葛宇轩曾代表万山书院的学子与其他书院学子比试,一举成为书,数,棋,御四艺魁首,惊动京城,其名声连紫禁城内的圣上都有耳闻。

此世间,圣上重文,世人爱才,葛宇轩如此大才,自然引起了皇亲贵族的兴趣,又听人云,葛宇轩本是病弱之身,皆因其母爱感动天,为其择了一名福妻,方才治其病,养其才德。

世间之事,若与神鬼一道搭上边,总归变的有些神秘有趣起来。皇太后知晓此事之后,顿时起了兴致,传旨派人招葛宇轩入宫觐见,想问其中真假原委。而后见他生的貌若谪仙,气势出众,又添了几分欢喜。至于一旁的圣上,则当场出题考验他,见其谈吐不俗,观点新颖,竟是越聊越投机,一君一学子,竟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葛宇轩三世为人,曾为贤臣,也为良君,说话行事,自然处处到位,样样得体。故而面圣之后,他就迅速的与此世圣上结为忘年知己,又因为葛宇轩本身无欲无求,才华横溢,也让圣上很是信任他。前几日,围场狩猎,葛宇轩又以一篇牧林赋得到盛赞,让一些原本不服之人,也叹服其才华能力。当然,此次圣上亲赐圣旨则是因为葛宇轩在射御两艺上赢过了一直嚣张跋扈的外族王子,为圣上争了好大的面子,故而在征询葛宇轩的意见之后,亲拟圣旨,盛赞徐氏慈母之心,赐其华服首饰等等。

自打徐氏与葛宗德和离入京之后,她何曾有过这样的荣誉,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欢喜。于她而言,儿子身体康健已是大喜,却不曾想,时至今日,她还能拥有如此荣誉。仔细想想,她这一生真的很值当了。

张楚一直乖巧的跟在徐氏身后,随她磕头领旨,随她烧香敬佛,又随她招呼宾客,虽忙碌了些,可见徐氏兴致高昂,她倒也不觉得累了。说来,这一年来,徐氏除了与徐母多有来往之外,就是跟两个嫂子,也不怎么说话,更何况她的那些堂姐表妹之类的了。在世俗眼中看来,徐母虽与葛宗德和离,可葛宗德贪污受贿一事却也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有甚者,不少人还觉得徐母与葛宗德和离,是因为她早知道葛宗德要有大难,为了保全自己故意抛下葛宗德。

总之不管真相如何,在外人看来,徐氏的行为离谱不贤,且她家人丁单薄,日后怕是难有机会起复,因此种种,徐氏一家虽住在京城,可却没有接到过任何宴会的请帖,就是娘家的宴会,她也很少收到邀请。为此,徐母也没少生两个儿媳妇的气,若不是有徐氏跟徐院长安慰,她怕是要找儿子好好念叨念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