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葛宇轩却是笑道,”只怕你我往来的信笺,他早已察觉,至于为何按住不动,怕是想通过你查看我的态度罢了。“当初他收到葛宇彬信笺的时候,就知道曾被人查看过,若不然,他又怎么会刻意交代账册一事?

他原不想葛宗德掺和到大事离去,先留他小命,让他尝尝穷困潦倒,所求无门的滋味,偏他后续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葛宗德又自己作死,去跟秦家兄弟叫板。

想到此处,葛宇轩也不得不佩服葛宗德这要官不要命的决心。

第138章 定案

葛宗德少时家贫,为了读书,可谓是吃尽了苦头。然而他性情坚定,又懂取舍,还真奔出了个前程来。可是也正因为少年时代的遭遇,他很清楚的明白,没了乌纱帽,他将会什么都不是,甚至要比年少时的自己还要凄惨贫寒。

人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他快年过半百,若不趁机戴罪立功,哪里还有翻身的机会?

他为官多年,哪能不知出卖秦家兄弟的下场,可是他不得不这般做,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他也要保住自己的颈上乌纱,哪怕被贬西北,他也不愿意彻底沦为普通百姓。

葛宗德的坚持并未得到任何回报,反倒让自己彻底陷入到泥地之中。他一脸麻木黯然的站在公堂之上,对秦氏兄弟指控的所有罪责都矢口否认,只道他们是打击报复,刻意陷害。葛宗德的确不曾插手盐税一事,然而却因他失察渎职,造成扬州府大半商户匿税藏银。

葛宗德曾因张灏匿税一事,判他流放三载,如今他自己竟也败在了匿税一事上。这因果循环,当真奇妙,若不是他藏有私心,意图坑害张灏,哪里会扯出匿税的大旗来。那钦差大人看了卷宗,发觉葛宗德曾判匿税一案,心中倒有几分赞许,暗道,他虽私德有亏,然其不与商贾合污,也算一股清流,因着一时好奇,就查了扬州府的税银,谁知竟发现如此大的漏洞。他这哪里是不与商贾合污,这明显就是故意当睁眼瞎呀。

当然除了税银一事,樊芷荣夫家也一举告到了钦差大人那处,道葛宗德假公济私,谋害良民,抢夺他人妻子,以权压人等等。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又有商户检举葛宗德以权谋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