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有人实在是没忍住,不得不说吃惊又觉得痛快,对一早来这文雅的这位榜眼刮目相看。
不好欺负又有前途,人们心里这才产生了结交的想法。
五十多本书每页都密密麻麻的不间断的竖行字,近两个时辰看下来太阳穴一股一股的疼,于是闭上眼做起眼保健操,食指扫眉20下,捏鼻梁20下,同样也揉太阳穴和眼睛下面的穴道,稀里糊涂的一通下来,再睁眼一瞬黑但慢慢的亮堂,眼睛没那么酸疼了。
关键是重要的记载,更简短的概括,老翰林说的简单,这容秋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书本的问题,每一页都感觉很重要,水利横渠灌溉良田关乎赋税,山川险要关乎地势,每一地朝廷都记载在册,毫不夸张的说拿着这些书本就可以到地方当个能官。
把这些精练,书本上的就够精练了,就算只提一句在哪里然后再提一句流经哪里也不可能呀。
除非删除那些小的河流,没有名气的湖,那这样的话还叫囊括天下河流与山川的大典吗。
下值后的龅牙梁直接坐在马车上,解释道这大典是当今登基之初就下令修的,可是等坐稳朝堂、充盈后宫又忙着治理天下。
一开始底下的官也是忙着好编出来讨皇上的欢心,但几次大略上呈陛下都打回来不满意,慢慢的这就成了烫手山芋。
整个翰林院忙了这十几年,眼看到头来无用功。
“杨大学士最近几年忙活立储一事,勒令让老翰林们带着徒弟后辈弄,真要修一本著作,其实别说20年,670年才算小成。”
“正所谓读书人有三立,立书排在第一,因为哪怕人逝去,可是留在世上的书籍可以流传千代万代,著作书的作者就可以被人记住,并且感叹其才华和学识。”容秋说着,其实心里也未尝没有羡慕。
只是若单为了这,就把还未出现的名人的诗作当成自己的,心里始终过不去,还是不得已用着再拿出来,这样就好。
“当今对这大典的事已可有可无,连杨大学士都好几年没问过进展了。”
容秋明白,到家后书房门一关,调查当今皇后和大皇子的资料,其实考中举人之前他就了解一二,但毕竟没有京城里的全。
梁某人又看了遍守在门口的护卫,门窗也仔细检查一遍才开口,容秋伸手让坐在书桌前面的凳子仔细说。
曾经的皇后还未成婚时,先皇指着自家几个儿子让其父挑选,当时皇后之父兄皆是天下闻名的帅将,先帝心腹,连当今都得敬着。
后来明明没有做皇位可能的当今成了皇帝也是一直敬重着,并且逢年过节都会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