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一百二十八盏茶

春分时节,江家小女也要启程去京中待嫁了,婚期定在了五月初六。

大聘时整条长街的聘礼如今还是城中百姓最为津津乐道之事,都觉得国公府不愧是钟鸣鼎食之家,竟能如此豪富,有许多聘礼甚至因着过于精贵,还是仆人们手持的,当时江家府前的珠光宝气更是闪花了众人的眼,还有那在前头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郎,也宛如仙人之姿,直看傻了围观的少女们。

但才子配佳人,古往今来都是最为让人所赞叹的。江枕月在整个大同府的名声还是极好的,明明国色天香,但却平易近人,时常帮助身旁的百姓,又在水患时英勇救人,已然极为不同。待看了这国公府的温檀,世人都觉得这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只不过今日这待嫁出行,还是让百姓们期待甚久。

大同府虽然距离京中并不远,但嫁入的毕竟也是国公府,到时一丁点儿差错都不能出,还是早些进京待嫁最为稳妥,但这样一来,嫁妆也要在这时带过去。百姓们倒不是好奇江家的嫁妆能拿出来多少,毕竟江与乐出嫁时的十里红妆已经是府城里最为体面的嫁妆了,只是前头这温家的聘礼太过耀眼,名贵玉石数不胜数,还有些珍惜物件不知是多少人找遍天下都没找到的,在这聘礼中出现了,此时的江家好像回些什么都不够看了。

虽说百姓们还是爱戴江知府的,但骨子里看热闹的心性还是在此刻按捺不住了,府衙门口的街上,早都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好些人,还有不少脑袋好使的商贩来此处卖些吃食,能比平日里好赚好些银子。

听雪斋里头此时倒显得极为欢快,本来的打算是江枕月去赵家待嫁,但后头殷怀还是在京中给置办了套宅子,虽说与官员住的那条街远些,但已经是地段极好的位置。若不然这满满当当的嫁妆实在太多了些,恐怕去了赵家还容易惹出麻烦事来,万一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下人,若丢了东西也没法找,总不能因此伤了两家的情分,还是分开些比较好。

至于嫁妆和资产的来历,殷怀也是让京中豪富王时认了姐妹俩当干亲,但这些宝贝和银子还是他给的,只不过就为了有个由头,省得京中御史多事,因此弹劾江家。

但这意味着江家从此在京中也有了宅子,与江枕月去京中待嫁的这些下人,定然都要被提拔的,虽然以后都要陪嫁到温家,可这意味着主子还要在京中置办铺子和产业,他们以后都能身兼重任。

江枕月此时身穿的也是件红色的齐腰襦裙,虽然今日用不着穿上嫁衣,但外头人山人海,都等着瞧自个儿,必然不能在这上头马虎。

齐婆子也精心给她梳了个高髻,用了锦衣卫新送过来的彩蝶冠,上头玉石宝石相得益彰,在阳光下颇为好看,最适合戴在容貌明媚的姑娘头上了,若是些清秀美人可能还压不住,会被此冠夺去风采,但如今戴在小姑娘头上,到显得是锦上添花了。

过了笄礼的小姑娘显然已经看着长大了不少,娇俏之感也消退了几分,容貌中的明媚艳丽越发的吸人目光,瞧着就是个让人一眼沉沦的绝色美人。在身段上显然高挑婀娜,发育的极好,倒是与同龄那些姑娘们差距极大。

江枕月瞧着镜中的自个儿也有了几分恍惚之感,明明来到这儿也没有几年,自己却这么快的长大了,如今即将离家,让她心里头还是十足的不舍。

原本她想要的不过是家人平安幸福,自己能努力赚些银子,但这些现在好像轻易的就达到了,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得到这些后身上所要肩负的东西。一到京中,距离那些也就会更进一步,是否能做好,这在她心中还是未知数。无论是少年郎父母这上头的事情,还是当年昆山水患之事,亦或者是保护好身旁这些下人,都不能有一丁点儿马虎。

那日的陈齐后来也并没有像江枕月想象中的一样在曹家歇脚,反而是讨了吃食和水后,急匆匆的就带着那大肚女人继续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