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一百二十六盏茶

听雪斋里,小丫鬟们正收集着梅花上的落雪,打算拿着去烹水煮茶。剩下的梅花也摘了些,只因江枕月每年都要做些梅花香薰之物,若是其他的花倒也不稀奇了,但梅花本自苦寒,又不似其他花一般多,所以院子里开花的梅树,丫鬟们都是格外珍惜的。

江与乐出嫁时只带了院子里的四个丫鬟,而管事中最得力的柱子,婆子里最为有经验的齐婆子,都特地给妹妹留下了,如今整个江府也因此被打理的井井有条,连一处不妥都不曾有,下人们各司其职,在院子中走动,倒显得颇为热闹。

而屋内的江枕月此时正摆弄着妆匣内一整套的首饰,这些全部是她从整个大同府到处搜罗的,小到耳饰,大到如意,全部都是上好的紫石英所做,满满当当塞了一整个妆匣,还有个小箱子里都是些药包。

她头一次在北朝赚钱时,就给姐姐买了发簪,但当时苦于囊中羞涩,只买得起紫石英上边角料做的海棠簪。可姐姐这一年多来还是颇为喜欢,除却逢年过节会换些发饰,平日里最喜爱戴的就是这海棠簪。如今她终于能多赚些银子了,可以为姐姐全部置办上了,只盼着一会儿姐姐见了能喜欢。

待将这些都摆放整齐后,她这才将妆匣和箱子都扣好,瞧着外头的时辰也差不多了,攥着帕子的手竟都有几分抖动。

一旁的赵雪无瞧见她这般模样还是不禁笑了出来,随后打趣儿的说道:“月儿可莫再看这些了,这个妆匣从卯时你起身就摆弄,不知里头首饰的位置都换了多少次了。紫石英虽然不算什么名贵玉料,但胜在稀少、通透,又美不胜收,乐儿必然是极为喜爱的,更何况这又是你送的。”

江枕月见好友往自己身旁走来,倒也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这三日来对她来讲就是度日如年,整日里吃不好睡不好,生怕魏弦对姐姐有一丝半点儿的不好。赵雪无见她这般,本来都打算回京了,硬生生又拖到今日,只说待姐姐回门无事后再回京,而赵大人那头又正好该上朝,太学又即将开课,少年郎们也不好多留,便将她自个儿一个人留在了这里。

好友这般用心的陪伴也是为了让她不再胡思乱想,在这个时候能安心许多,如今马上就要见到姐姐,自个儿这般不争气倒是有些说不过去了,江枕月想到这儿,便将帕子往怀中揣去。

“雪儿说的有道理,是我钻牛角尖了。左右再过一会儿姐姐也就该回来了,咱们且去前院那头等等看,待会儿等海棠她们收集好雪水,正好可尝尝昨日来的新茶。”

待说完这话后,两人便往前头走去。此时不过刚到辰时,天边晨光熹微,脚下就是昨晚上新下的雪,踩起来咯吱作响,别有一番情趣。只不过天儿还是冷了些,倒让人无暇欣赏院中景色,江枕月也忍不住还是把手往袖子里藏了藏,摸着温热的汤婆子才松了口气。

到了前院时,就瞧见下人们正在上菜,显然前院这时才要用饭,原本该去县衙的江承志此时也正在院子里做着五禽戏,显然是因着三朝回门坐立难安,平日里的他都何曾又注意过身体上的修养。

而此时在府门口等候多时的柱子也一脸喜色的进了院子,“老爷,姑娘们,大姑娘和姑爷回来了!”

江家父女听到这句话,倒是立即就来了精神,随后便抬眼往拱门处瞧去。一身红衣的江与乐已然梳成了妇人头,身上的珠宝好些都是在府中不曾见过的,想来定是魏家那头置办的,虽然才不过三日的功夫,那原本温婉的身段仿佛也有了几分成熟的韵味,瞧着面色红润,显然是过的极好的。

“父亲,小婿带乐儿回来看你了。”

“父亲,女儿回来了。”

魏弦如今瞧着倒是没了往日那股冷淡感,眉眼都多了些温柔,一举一动都十分照拂着身旁的人,还时不时的与身旁佳人相视而笑,想来感情也应当不错。

可这在江承志眼里倒是显得有些刺眼了,自己含辛茹苦十多年养大的女儿就这般嫁了眼前的少年郎,说一下子接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随后轻咳一声说道:“外头天寒地冻的,进屋说话吧,乐儿和你妹妹去后院吧,这些日子里月儿可想你想的都吃不下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