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经说过,秦朝此时无兵可用,因为在长城驻扎了二十万守备军攻打匈奴,又调集了五十万军队去打百越,而赵佗正是这五十万军队的副帅。
说来也是陈旻煽动的蝴蝶翅膀。
如果按照正史,在这一年,原本秦朝任命的南海郡尉病重,死之前将赵佗召集在自己身边,向赵佗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百越之地临山靠海,他们手里又有五十万兵马,还有大批从中原逃难而来的居民,其中不乏人才,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建国。
赵佗被他说的心动,先脱离了秦朝的管制,以番禺为王都建立了南越王朝,并自称南越武王,从此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
可因为陈旻这个bug,有金手指在身,这段时间又忙着改善民生,使得许多流民都投奔了他的阵营,南越就算建国也无人可用。再加上,项梁的势力并不如正史上那般大。
在朝中为数不多的能臣与赵佗保证,只要平定战乱打,就许以他诸多好处后,赵佗决定出兵帮助秦王朝攻打起义军。
不过,赵佗还是留了个心眼,对于跟起义军正面交锋还是避而不谈,转而决定去攻打楚国,楚国本身就靠近越地,而且如今守备空虚,赵佗不过掉了十万兵马,就已经够将其拿下。
听完宋义的解释,陈旻沉思片刻,并没有一口答应宋义出兵,而是换了个话题。
“宋将军身为楚国肱骨之臣,这次出兵伐秦本也应该随军前行,怎么回楚了?”
他不说这个还好,一提起此事,宋义面上的厌恶之情简直掩盖不住,冷哼一声,面色淡淡道:“败军之将,我又何必多呆?”
“哦?将军何出此言?”陈旻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则颇为诧异,他因为略微知道历史,晓得项梁这次伐秦肯定会失败,但在众人眼中,项梁此行声势浩大,之前战无不胜,打秦朝此番简直手到擒来。
宋义又是从哪儿得出这个结论?
“不过是仗着自己打了几场胜仗,如今项梁手底下就连一个小兵都开始幻想起来进到咸阳之后怎么劫掠,连平时训练都懒得去做。我打仗肯定是不如善良,但也知道这样的骄兵,怎么可能赢?”宋义解释道。
陈旻听后叹息一声,果然历史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一切都有迹可循,项梁输的并不冤。
宋义接着催促道:“我已经跟项将军那边说了,但他如今带着十几万大军,想要回来肯定是来不及。韩王,你不是经常自诩忠君爱民吗,如今正是你向朝里尽忠的时候。”
陈旻眉头微皱,这家伙说话怎么这么不中听,他倒是无所谓,不过既然这对方在楚王治下,早晚有一天要跟项羽碰上。想到西楚霸王性子,定然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不过这些东西都与他无关,安顿好宋义之后,他立即召集了身边所有能说的上话的,简单将事情的经过陈述一遍。
张良听后第一个起身向陈旻行了一礼,“您这么久的心愿,总算就要实现了。”
在场大多是聪明人,立刻反应过来张良的意思,齐齐起身,对着陈旻拱手道:“恭喜公子。”
陈旻也轻笑起来,小心翼翼的将那块满是病句、前言不搭后语的求救丝帛塞到怀里,抬起头,眸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郦寄去点兵马,先生,之前秋收的粮草如今能用得上了,罗席,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城中有什么事,你与车老几人商量着来。”
“众将士,随我进楚勤王!”
………
盱眙城,楚王宫。
熊心面色灰白,听着手下人的汇报,忍不住颤抖的问道:“他们现在到哪儿了?”
臣子虽然心中也慌乱,但到底见过些世面,所以还能勉强镇定:“禀王上,听闻已经拿下会稽郡了。”
盱眙城隶属东阳郡,离会稽郡不过十几里地,只要拿下会稽郡再往前走,几乎可以称得上兵临城下。
“啪!”的一声,熊心将手中已经捏变形的竹简砸在官员的脸上,“废物!都是废物!!那项梁不是自称手底下几十万大军吗?不是自称天下无敌吗?如今就这般简单让人打到家里,他还不赶快回来!”
官员被他砸得生疼,但也不敢说什么,心中暗暗叫苦。不错,项梁手底下确实有不少兵马,但除了几万跟了他许久的亲兵外,其他都是或强征或接收,根本就没有什么忠诚度。为了保命,那些为数不多的驻守士兵们,不过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便转而投降。
这其实并不能说项梁无能,只不过因为常年的征战,诸侯们打来打去,对于改换门庭大家都已经习惯。
不过这些对于只当了几个月王上的熊心而言,就算是解释也听不进去。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很清楚像自己这种人,只要被秦军抓到,肯定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熊心不由怨恨起项氏一家,如果不是他们非要自己当什么王上,他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此时他完全忘了这段时间的享乐,也忘了因为不满项梁专横,想要争权夺利,自夸能肩负起楚国复兴的豪言壮语。
他只想活下去!
为此,熊心甚至偷偷的准备了一套小兵的衣服,里面装了不少黄金,打算在秦军攻入城中的时候,化妆弃城逃跑。
什么伐秦,什么复国,跟他有什么关系?
万幸的是,局势并没有让他突破下限,走到这一步。
当陈旻率领大军打退赵佗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熊心顾不得周围臣子都看着,乐的一蹦三尺高。
“好好好,天下忠臣为安陵君一人尔!!快,安陵君在哪儿?孤王这就要见他!”
态度之殷切,完全没有一国之君的架势,看的底下人纷纷皱眉。
内侍们早就收了陈旻的贿赂,再加上对方确实打败了秦军,他们也跟着受益,便一起在旁边说陈旻的好话。听的楚王熊心连连点头,同时心中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项梁更加不满。
那边收整兵马的陈旻也没想到,所谓的十万大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按道理,中原这边的起义军已经够惨了,许多兵器不过是秦军库房中的破铜烂铁,赵佗手下名义上也是秦国正规军,可这帮人手中拿的却大多是竹子。
对此,张良给出了解释。
原来秦朝的精锐其实只有长城守备军二十万人,百越之地人烟稀少,这边的土著居民也没有北边匈奴善战,所以那五十万大多数是些刑徒工匠之类的。本身作战素质就不是很强,在百越那几年又消耗了大半,如今看到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是百越本地人。他们被秦军打败后收编进队伍,而赵佗本身也是个投机取巧之辈,如今出兵不过是想捡个便宜,看打不过,立马就掉头。
再加上今年冬天来的早,楚地虽说比较靠南,气温不是很低,但相比于百越而言已经是很寒冷的地方。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那边,所以陈旻可以轻松取胜。
但不管怎样,陈旻打退了后方偷袭的秦军,保卫住了盱眙城,在熊鑫这里已经属于是一等一的大功臣。
项梁在前方鞭长莫及,有了熊心的名义,陈旻总算可以做一些行动了。
此时远在北地的项梁,在得知陈旻打退了赵陀的军队后也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