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越怕得罪人的人就越容易得罪人。事实上还不止,还会越活越卑微被所有人看不起。
如果你一个人都不想得罪,那结局只能是得罪掉所有人。
老好人这三个字注定了只能是一个形容词,现实里是不存在的,一个人做了老好人,那他注定会被群体排斥,没有人敢相信他。
更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打什么交道,因为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防着他,瞧不起他,不想接近。
而李老的信条正好相反,他说我们得罪了所有人,那也就无所谓得不得罪了,实际上也就是没有得罪任何人。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公正。
做自己坚持要去做的事,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反而更容易被所有人所接受,所信任。
当然,这里面所要承受的压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下来的。
李老最牛逼的壮举还不是这些,而是自己审自己,把审计署给审计了。这事儿历史上也只发生过一次。
老马是认识李老的,笑着过来给鞠躬拜年,给其他小伙伴们介绍:“这是国家审计署李副审计长。”
大家就围上来排着队拜年问好。
审计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设机构,和老百姓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直接关系,也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机构内部,没有人不怕她。
可以说是谈及色变。
不过这话也是分怎么说怎么听,实际上,因为多重管理以及人事任命机制的关系,她所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或者说受限。
这也是李副审计长今年不请自来找张铁军的原因。
这些话就不是在座这些人能坐在一边旁听的了,老马和姜阳光机灵的起来告辞,带着大家走了。
“张部长啊,我早就听说过你,一直想和你认识一下,就是总遇不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今天来的也有些冒昧了,还请你担待。”
“这话过了,大爷你别这么客气,你老能来我这我高兴还来不及,你叫我铁军就行,熟人都这么叫。”
李老其实这个时候年纪并不算大,正好比张爸大一年,就算是把九七年赖上也才五十四岁,在这个级别来说还属于年轻力壮的时候。
李老是航空工业出身,毕业于中央财政学院,在陕西财经学院当过三年老师,然后进入572厂一干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时间从财务科会计干到厂长,八五年进入陕西经贸厅,随后调入国家审计署。
到九七年这会儿,他已经在副审计长的位置上工作了十二年,并还会继续工作十二年。
他的工作就是得罪人,一年到头马不停蹄的到处得罪人。
只要是国家的部委机关机构单位部门组织企业厂矿,他都要去得罪不止一遍。
他一直主张审计署不应该只是审计署,可惜的是一直也没有得到支持。
这事儿吧其实也好理解,当金箍咒说我不应该只是一个金箍咒的时候,那猴子可能跳起来支持吗?
从猴子的角度来说,金箍咒就应该是个发圈儿。
“你叫我大爷呀?”
“对,我爸爸比你小一岁,他是四四年的。”
“哎哟,那就是一般大,这到是有点巧,你爸爸现在做什么工作?”
“退休了。他从企业调去了军分区,年纪到线我就让他退休了,在家好好陪陪我妈。”
“也挺好,”李老点了点头:“退休省心,年纪也不大,正好享受享受生活,你爸爸也是个能放得下的人,通透啊。”
张铁军不想继续说这个话题:“大爷你今天来找我是?”
“是这样,”李老想了想说:“我看过一些你的内参,还有一些报告文件,也知道你组建了咱们民间第一家审计中心。
我了解了一下,你这个审计中心规模可不小,把人行内审和咱们审计这一块的老家伙给一网打尽了,还培养了不少年轻人。”
那确实是不小,现在审计中心在全国二十二个省份都已经成立了分中心,再由分中心向下面地市派出审计工作组。
整个算下来审计中心的人员得有小两万了,其中行政和后勤保障人员大概能占四分之一。
这里面还不包括交通和安保人员。
大部分人员都是审计师,审计员和会计师,会计员。
要知道截止到九七年春节这会儿,全国注册审计师一共只有一万三千多人,注册会计师不到两万人,可以说有一半都在东方审计中心了。
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审计署和人行等会计机构。
这个时候全国有小四千家审计事务所,小两百家会计师事务所,但这些事务所都属于是公立机构,是事业编制单位。
当然了,这里也有用人机制的问题,在审计署和人行等等这些会计机构中,具体工作都是由合同制人员完成的。
基本上,审计和会计这一块的已退休但有劳动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人,都被东方给聘请过来了。
而且这边还能给年轻人提供上升晋级的机会和助力,工资福利也高,也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投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公开的事情,尤其是审计师和会计师,都是有详细注册资料的,李副审计长想了解相当简单。
“这个确实,”张铁军点了点头,给李老递了根烟:“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审计工作,这个规模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培养新人。”
啧,李老啧了一声:“真好啊,朝气蓬勃,自由自在,说起来我都羡慕他们。”
“呃……大爷你的意思是?”
“铁军啊,我有这么个想法想和你说一说,你听听,看看能不能成。”
“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