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接亲

“挂了吧,直接放回去就行。”

幸亏这电话是拿起来就接通的,要是需要按键什么的估计还打不通了。

听到那边到了东沟,算是安心了,没多远了,不过这一段全是弯弯曲曲的湖边路,这会儿天还没有亮起来,还是有点捏汗。

东北的婚俗,实在是起的太早了,全国估计也就是这么一份儿,大清早三四点钟就开始忙活,迎亲的车队五六点钟就得出门。

夏天还好点,三点过天就亮了,清清爽爽的,冬天就有点遭罪,天亮的晚,主要是黎明清晨这一会儿是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零下三十几四十度。

张铁军本能的就对黎明这会儿的冷有一种阴影。

前两年张妈卖蔬菜的时候,一个星期最少要早起两次去市里一洞桥农贸批发大市场进货,就是在这个时间起来。

坐车是坐车,是特么坐在大解放的车斗里,那车一开小风一吹,真的是透心凉,人不冻硬都算是穿的厚。

张铁军没少跟着去,张妈一个人连扛带搬的弄不过来,那真的是冻哭过的,脚冻成冰坨一点知觉都没有太正常了。

然后缓过来的时候那叫一个疼啊,钻心的疼,就像有个人拿着个小刀在往脚里扎,不停的扎。

张妈有一次被冻僵了,手被车厢板打骨折了都不知道,还是别人看见血吓的叫起来自己才看见。

那日子……为了活着人真的是能拼得出去的。

后来张妈决定开个小店的时候,张铁军感觉那天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真的,傻乐了一整天。

他还不是每次都去呢,白天也不是像张妈一样全天都站在外面的冰城雪地里卖货,张妈遭的那个罪可想而知。

就难怪张爸对张妈百依百顺,都是换来的。

“琢磨什么呢?”

“没,想起来以前了,”张铁军笑了笑:“前几年我妈去市里拿菜,都是这个点儿起来,不管刮风还是下雪,坐解放的车斗去。”

“……我靠,我特么想想都冷。张婶儿……太厉害了,难怪你家有钱,都是换回来的呀。实话实说,我吃不了那个苦,我爹妈估计也够呛。”

“确实苦,那时候我家里穷,没有办法。我姥老两口那时候来我家了,没有粮份儿,只能去买议价的,不折腾没饭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姥你姥爷在你家养老啊?”

“嗯,我爷奶死的早,我都没什么印象,小时候我是在我姥家长大的,后来岁数大了地也种不动了,我爸就把老两口接过来了。”

司机比了个大拇指:“你爸也是个能行的,我虽然混,我也知道那时候家里多两张嘴是什么情况,没有粮份儿粮站是真不给粮。”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那个时代的社会状态的。

张铁军后来也看过不少以那个时代为背景有小说,可惜都是完全靠着想象乱编,把后世的社会规则往上套,就象那些宫斗剧一样。

事实上,如果真按他们写的那样,主角过去都活不过三天。

那些什么带着物资去六零七零大干一番发家致富的,想的太美好了,用不上三天就得被枪毙,那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你有粮,你有物资,马上就会被举报,穷才是正道,你从哪弄的?那时候死个人就像杀了只鸡。杀鸡还有肉吃能高兴高兴。

原来那会儿没有介绍信没有粮票,那是真的会饿死在大街上的,没有人管,不抓你就不错了,店不让住饭店不让进门,就算有钱都花不出去。

也没有人敢帮忙,那是要受牵连的,而且自己都吃不饱拿什么帮?整个社会冷酷的像一湖冰水。

户口都是锁死的,反修反帝反特的教育深入人心,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小心翼翼的活着,进来个生脸孔马上就会被盯上。

那时候可是全民皆兵的,核枪实弹,工厂粮库什么的都有民兵持枪守卫,混进去?卖东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