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考虑的时间,可要比“两山轮战”更早一些,而且引进“辛柏林”的花销并不大,数量也不只是2部。
前世在84年我军收复了边境的老山、者阴山等骑线点阵地。
开始转入防御,当地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因此越交趾使用最多的重火器就是迫击炮。
交趾军经常利用地形,制造假目标、假发射点,诱使我军浪费炮弹。
以至于我军上报的摧毁的迫击炮数量已经超过了敌军装备的数量,但敌军仍在继续向我军开炮。
我军也经常派炮兵侦察人员,携带观瞄通信器材,潜入敌人后方为我炮群指示正确的目标。
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炮兵侦察人员也要冒很大的风险。
从约翰牛买了“辛伯林”炮兵侦察雷达,部署到前线之后,表现非常出色。
实战表明“辛伯林”雷达,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0千米。
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千米。
通过探测敌迫击炮的弹道,并进行解算。
就可以精确判断出,敌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
从而引导我军火炮进行反击,打得交趾军很是狼狈。
交趾军在大口径榴弹炮方面,也被我军完全压制。
其迫击炮兵本来伴随步兵活动,能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也被我军完全压制。
这使得交趾军在两山前线基本失去了炮兵火力的支持,处于绝对劣势。
因为“辛伯林”雷达,完全压制了敌军迫击炮兵的活动。
也成了交趾军的眼中钉,有的说交趾军并没有针对“辛伯林”雷达展开袭击活动。
“辛伯林”雷达被袭,而是源自一个意外。
前世我军开战之初,刚刚经过了十年大风天。
战斗力有所下降,就单兵战斗素质和武器装备而言。
交趾一方并不比我们差多少,差的只是国家整体实力。
不过客观地说,交趾军的战斗力确实可以,韧性也比较足。
在1964年交趾军把零散的特工小分队集中起来,扩编成交趾第305特工师。
其中还分成特工、水下特工和空降特工,对应执行各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