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个时空,因为科技树的提前点亮!
现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已经发展八十年代初期阶段了。
导致我国前世仿制失败,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支奴干使用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太高,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的实际能力。
涡轴发动机的研制难度,甚至还要高于战斗机使用的现代涡扇引擎。
而支奴干使用的T55涡轴发动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要想仿制自然难如登天。
二是串联旋翼布局设计的系统难度太大,同样超出了我国航空工业当时的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结构,要简单一些的黑鹰直升机。
我国也是到直20出现,才能说吃透了相关技术。
而支奴干要比黑鹰复杂数倍,所以当时放弃仿制也在情理之中。
好在这个时空还有刘文这个外挂存在,从系统里兑换资料也好。
在交趾战场上去顺M军的也罢,那都不是事!
后面M军的好东西还多着呢!
等再过几年,去交趾战场给我军炮兵兄弟,弄个M军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
也省得花钱再买了不是,前世我们在和英美“蜜月期”的时候。
就买了不少武器装备,像大名鼎鼎的黑鹰直升机。
还有炮兵兄弟用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
1980年我国与约翰牛,签署了一揽子军事技术合作协议。
这其中就包括了FA No.15 MK-2 Cymbeline炮兵侦查雷达,不过与051S、歼-7M这些大件相比。
“辛柏林”简直不值一提,它的单价只有24万英镑,4部合计96万英镑,在当时约合223万美元。
其实引进“辛柏林”,也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
在“两山轮战”时期,为了应对交趾军的游动炮击。
我国才耗费巨资,从约翰牛进口了2部“反炮兵雷达”。
结果还让交趾人炸坏了1部,最后不得不把仅剩的1部紧急调往前线。
事实上这个说法,只说对了一半。
当年我国进口雷达,确实有应对边境冲突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