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宋太祖赵匡胤的功

“刚刚已然说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生平,那么现在就来聊一聊宋太祖的功与过吧。

赵匡胤把当时还在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区统一了起来,结束了唐末以来战乱。

还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有以前历史的教训,赵匡胤酒释兵权,把权力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收其精兵,削其兵权,制其钱谷。

又实行文武制衡的策略,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一举解决了蕃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还改革科举制度,严禁公荐,因为以前的科举制度呢,怎么说都是会有些暗箱操作的,而且在科举之前就已经决定好谁落榜,以及留下来的谁高谁低,而基本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大臣子弟或者是有点权势的人。

而那些高干子弟,富家大少爷,哪里会了解民间疾苦呢?

于是他们枉顾民生,在唐后期甚至还出现了苛政猛于虎的惨象。

农民宁愿冒生命危险捕蛇为生,也不愿意耕地,最后更是受不了压迫,从而开始反抗,加速了对唐王朝的灭亡!”景岚摇摇头,唉。

本来吧,这个科举是为了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公正的科举,可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变了,寒门子弟没有中几个,大多全是高干子弟。

而且后面皇帝还昏庸,唉,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唐太宗李世民:什么,科举后面竟然会如此?

要朝廷之上全是那些达官贵人子弟,一个个养尊处优,不懂百姓生活艰苦,那些后果可想而知。

女帝武则天:暗箱操作肯定是会有一些,不过如果寒门子弟一个都没有科举成功,那么这个王朝迟早得完蛋。

秦始皇嬴政:嗯?科举就是唐太宗时期那个科举?

唐太宗李世民:是的,不过宋太祖应该是改了一些,不行,朕也得下令不能公荐!!!

唐高宗李治:朕也是。

女帝武则天:行吧,下令下令。

唐太宗都发话了,唐朝其他皇帝只能下令不能再公荐了。

不过虽然下令,唐后期没有权力的皇帝根本就没有法子。

一些寒门子弟当街大哭,嘴里不断的说感谢仙子的话,不过并没有人笑话

“后面改革之后,选拔上来的人大多都是从民间来的,那民间而来,自然是要比高门子弟更懂得民间疾苦,有利于社会治理。

还实行了殿试和唱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