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老管家点点头,示意开门。陈星宇按剑下马。门楣上悬着的五色缯早已换成九子蒲桃纹锦,他深吸口气迈过朱漆门槛,却见中庭设着青玉案,甄逸正襟危坐,面前摆着刻有甄氏家纹的青铜匜。
陈星宇走进庭院,只见甄宓已经盖着红盖头站在堂前。他上前牵起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
"宓儿,"他轻声说,"我来了。"
甄宓轻轻"嗯"了一声,任由他牵着自己走出甄府。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欢呼着,向这对新人抛洒花瓣。
鼓乐声再次热闹的响起。道路两侧早已挤满观礼的百姓,几个总角小儿攀在榕树枝桠上,争看几名壮汉缓缓压下的鎏金檐子。
"快看新妇的翟车!"人群中爆出惊叹。八匹骏马牵引的安车缓缓驶来,车厢四角悬着和田玉铃,茜纱帷帐随风轻扬,陈星宇小心搀扶窈窕身影登上翟车。车架两侧各有四名梳着凌云髻的侍女,手提鎏金朱雀灯,灯芯是用鲸脂炼制的长明烛。
婚礼在夷洲城最大的广场举行。陈星宇特意搭建了一座高台,台上摆放着青铜鼎和香案。这是他在现代见过的周礼样式,经过考证后还原出来的。
司仪是政务院的荀攸。他高声宣读着祝词:"天地交泰,日月合明。今有陈氏子星宇,甄氏女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星宇和甄宓并肩而立,向天地行礼,向父母行礼,最后相对行礼。当两人交杯共饮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请却扇。"荀攸高唱。由于夷洲一直以来都是初创,找来荀攸证婚已经是最合适的了,此刻荀攸手持《礼记》,悠长的声音在广场回荡。
刺绣丝绸扇面缓缓移开,露出甄宓精心妆点的容颜。眉间贴着翠羽花钿,唇染朱砂,双颊却比胭脂更艳。陈星宇呼吸一滞,恍若初见,往日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脑海里浮现。她执麈尾指点星河,素衣荆钗,不施粉黛,没想到此时更是美的动人心魄。
酒过三巡,陈星宇击掌示意乐师暂停。他牵着甄宓走上广场前台,下方广场早已聚集数万百姓。夜风掀起新娘的纁色披帛,宛如丹凤展翅。
陈星宇举起酒杯,高声说道:"今日是我与甄小姐大喜之日,也是夷洲百姓的节日。我宣布,从即日起,夷洲实行'惠民三策'!"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陈星宇继续说道:"其一,免除今年赋税;其二,设立'惠民仓',平价供应粮米;其三,扩建学堂,所有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
话音未落,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百姓们跪地叩首,高呼:"主公仁德!"欢呼声如潮水漫过城池。甄宓突然明白陈星宇为何坚持要在除夕成婚——这是要让百姓将每年的团圆节与主公的仁政永远铭记。
夜幕降临,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这是陈星宇特意准备的惊喜,用硝石、硫磺和木炭调配而成的简易烟花。虽然比不上现代的绚丽,但在汉末已经是惊世骇俗的奇观了。
甄宓依偎在陈星宇怀中,望着满天繁星般的烟花,轻声说道:"星宇,谢谢你。"
婚礼完毕,新人终于踏入洞房。鎏金合欢帐内燃着十二枝龙涎香烛,青玉案上摆着未启封的合卺葫芦。陈星宇执起匏瓜剖成的两瓣,将琼浆倒入其中:"按礼该用苦酒,但我换了荔枝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