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彪等一众汉臣从洛阳去官,来到邺城,张尘即命人妥善安置,还专门从冀州府库拨下钱款,为他们兴建府邸,安顿下来。
这些人,也自是感念张尘之恩。
当下,二人对坐,张尘细细打量着这位汉室的两朝元老。
二人虽已相识,但张尘还从没有细细地观察过对方。此时,在“洞察之眼”下,杨彪的信息尽数展现在张尘眼前。
【姓名:杨彪】
【拥有词条:四世三公(红)、绑·忠于汉室(金)、持正守节(金)】
【四世三公(红)】:弘农杨氏,名门望族,你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官居太尉之职(声望极大幅度提升)
【绑·忠于汉室(金)】:你是汉朝元老,对汉室忠心不二。(与忠于汉室之人亲厚,厌恶对汉室不忠之人)
【持正守节(金)】:你为人正直,坚守臣节,一生光明磊落,绝不向邪恶低头,极受他人尊敬。
张尘缓缓收回目光,不禁暗自感叹,这杨太尉真不愧是汉室忠良,持正之臣。
小主,
这时,杨彪开口道:“大将军少年英雄,扫平国贼,匡扶汉室,今日驾临寒舍,真令敝府蓬荜生辉啊!”
张尘道:“杨太尉过奖了,方才一路行来,见府中如此清简,便知大人为官清廉,是个难得的清正之人。晚辈虽立了些功勋,身居大将军之位,但在大人面前,仍是后生小辈,故今日前来,是想聆听大人教诲,授我以为官为臣之道。”
杨彪看向张尘,眼神中不由生出几分赞许。
这张尘,果然是赤子之心,身居大将军之位,也无丝毫桀骜之态,反是请教起为官为臣之道,孺子可教也。
“大将军客气了。”杨彪道,“夫为臣者,以忠君报国为首,为官者,以保境安民为要。有此两点,便是帝王眼中的贤臣,百姓心中的好官。然此两点,得一时容易,得一生却难。官位越高,权力越大,欲望也随之滋生。请恕老夫直言,大将军才能出众,又屡立战功,居此高位本属应该,但还需谨守本心,勿要陷于权欲之中啊。”
张尘听罢,点点头道:“杨大人所言极是。其实这些年,机缘巧合,才侥幸立了些功劳,不想竟一路走到如今。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晚辈心中也常怀忐忑,深恐功劳日盛,即便无心,亦会被人诟病。”
“大将军不必担忧,只要行得正,坐得端,秉持忠心不改,天下自有公论。”
张尘听罢,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暗自叹息。
这杨太尉,就是太过耿直,岂不知“功高震主”之人,个个都怀忠义之心,可最终,又有几个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