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沧桑突变

第186章 沧桑突变

淞沪会战时期上海沦陷的过程。

上海,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东方大都市,在淞沪会战时期经历了从繁荣到沦陷的沧桑巨变。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践踏中国的东北大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妄图进一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上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经济成为了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成为上海沦陷厄运的开端。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军以所谓的“日僧事件”为借口,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发起猛烈进攻。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抵抗,在上海民众的全力支援下与日军浴血奋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然而,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对日妥协政策,而日本也尚未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在达到其掩护建立伪满洲国等目的后,双方于1932年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但这无疑是对上海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上海已经面临着日军的巨大威胁。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

8月13日,日军再次向上海发起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奋勇抵抗,他们怀着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在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精良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军侵略的步伐。

从最初的宝山保卫战开始,姚子青营全体将士坚守宝山阵地,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500名战士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在整个会战过程中,中国军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兵力在战争过程中消耗巨大且补充艰难,装备上主要以轻武器为主。

而日军拥有飞机、坦克等重武器,在战术方面,中国军队缺乏统一指挥且战术运用相对混乱,但中国军队的士气高昂,英勇抗战不屈不挠。

战火迅速蔓延至上海市区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