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好像猜错了,直到离宫,陆缄都没再说什么要紧事。
似乎真的就是留他吃了个便饭。
但宋昭和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陆缄笑得那叫一个奸诈。
还饶有兴趣的和一旁的张善开起了玩笑,“你说,这宋昭和能装到几时?”
张善满脸笑容地弯腰颔首,“宋大人的心思,奴才怎会知晓。”
陆缄却是轻快地挑了挑眉,“你啊,也是个滑头的~”
哪里是他有话要跟宋昭和说?
明明是宋昭和还惦记着人家,想打听消息,却又不明着说。
否则这缉查司的活,哪里轮得到他一个吏部官员来做?
又哪里那么巧,就让他赶上了王氏派人构陷百里家,还帮了大忙。
不过嘛,磨磨宋昭和也是应该。
追姑娘,太君子了可不行。
......
“这位陛下,还真是不走寻常路。”
得知陆缄的一系列操作时,王青衍正在试飞给百里策新做的风筝。
这人不仅四处张榜,告知百姓吃陈粮全是因为他强抢了各地商队,并拿出了所谓的“人证物证”。
还利用鬼神之说,直言他是旱魃转世,旱灾是他招来的。
又说人蛊其实有机会做回正常人,但因为他太没人性,把解药全毁了。
并通过各种“谣言”,表明朝廷为研制解药,从六年前就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最后再下罪己诏,先感谢边关将士、各地官员,多年来尽忠职守、为国为民。
再感谢一些“不能透露”姓名的忠肝义胆、舍生取义之辈为了安定天下,以身侍贼、深入虎穴。
总之,没有什么高深算计。
全是不要脸的真诚坦白。
于是,旱灾席卷大魏上下的时候,王青衍等到的不是民心所向,而是更胜从前的咒骂与怨恨。
京城和边关的百姓更是心疼陆缄得不得了。
这几日,有些“爱国商人”还兜售起王青衍的小像,惟妙惟肖、价格低廉,专用来给百姓打砸泄愤。
“有甚者还编了朗朗上口的歌谣与故事,将您......”
余下的话,九二没敢说下去。
王青衍却扯着风筝线,将它放得又高又准,“将我说的犹如粪坑里的苍蝇,臭不可闻又一文不值?”
“......”九二低头不语。
“这些下九流的招数固然多得让人新奇,可对我有半分实质性的伤害吗?”
九二可没他这么乐观,“现下,除临城、舒城、棘城,其他地方的蛊卫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