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残。
仲春行夏令,则其国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引《淮南子·时则训》
反常的气候,发不出新芽的花草树木,逐渐枯竭的河流,的确让旱情来的无比凶猛。
可王青衍预料中的“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并没有出现。
相反,按照百里策的思路,朝廷真的从各地搜出来不少陈粮。
有些囤粮大户的粮食,甚至多到比丰年时,一个州府粮仓的存粮还要多。
其口感虽远不如新粮,却也避免了大面积饥荒的出现。
尤其陆缄的赈灾五策一出,那些隐藏在普通百姓中的蛊卫与人蛊,半月之内就被筛了出来。
一,一个人蛊换半斤粮食。
二,一个蛊卫换一斤粮食。
三,家有老弱妇孺不弃者,五日换一斤粮食。
四,修筑工事一日换半斤粮食。
五,弄虚作假、栽赃陷害、里通外敌从重处罚,全家连坐。
以柳州下的宁泽县为例,五大策略一出,其治安在短短两日内就得到了恢复。
“如陛下所料,王氏果真对百里氏动手了。”
“百里氏的人可有损伤?”
“并无大碍。”
并无大碍?也就是说宋昭和去得很及时咯。
陆缄当下就品出一点东西来,却又故意不点明,“动手的人抓到了吗?”
“死了三十三人,逃了两人,臣派人一路跟着。”
“一人警惕性太高,几番缠斗后自尽而亡。“
“一人进了‘风花阁’之后便再未出来。”
“再后来,就有人在城外发现了此人的尸体。”
做的倒是干净,“查一查风花阁一年内,常去的客人,名气前十的姑娘,最不起眼的杂役。”
“是”这些事本该是缉查司的,但宋昭和既然赶上了,也就顺势接下。
“昭和还未用早膳吧?”
“是,不过臣...”
“那便一起吧。”
“......遵旨”看陆缄似乎还有话要说,宋昭和也不再推辞。
他寅时三刻(5点45)来的,原以为自己已经够早,想不到陆缄比他还要早上两刻。
所以等吃完早膳,也不过刚刚巳时(早九点)。
好在今日没有朝会,并不需要待到正午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