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了。“秦书瑶往搪瓷缸里码虾的动作有些慌乱,工农兵图案的缸子险些脱手。她没注意魏野悄悄用报纸垫住条凳上翘起的木刺,更没看见他喉结滚了滚,把“小心烫“三个字咽回肚里。
暮色里飘起小雪时,魏野已经续了三缸虾。他嚼着虾壳的姿势像在品龙井,目光却追着秦书瑶打转——看她踮脚够竹筐时露出的一截腰线,看她在账本上记粮票时蹙起的眉,看她被蒸汽熏红的脸颊沾了抹锅灰。
“魏哥!“李树扛着煤油桶撞进来,瞧见条凳上摞着的空缸子直瞪眼,“你这是要把咱半月存货吃空?“
魏野摸出张自行车票拍在案板上,油渍立刻洇透了票面“永久牌“三个红字:“明儿还来。“军靴踩过积雪的声音渐远,秦书瑶才发现票子背面用铅笔写着“人民电影院晚七点“。
三日后秦守回镇,刚推开棉纺厂铁门就嗅到异样——汽油桶擦得锃亮,灶台边整整齐齐码着劈好的松木柴,连那条瘸腿条凳都被修得稳稳当当。林云墨憋着笑递来账本,夹页里掉出张电影票根,背面画着歪扭的虎头。
“那兵痞子天天来。“李树往灶膛添柴,火光照亮他胳膊上的新烫疤,“昨儿替你姐挡了泼热油,手背都燎出泡了。“
秦守捏着票根的手指泛白。他认得那虎头纹——去年冬天在山里救过的狼崽,前爪就有这样的疤。月光爬上知青办小楼的红漆窗时,他往军挎包里塞了把野花椒,辣得人睁不开眼的野花椒。
魏野的军靴碾过村口结冰的泥泞,裤腿溅满泥点子。他手里攥着个油纸包,里头是供销社特供的奶糖——用三张工业券换的,包装纸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字。
秦家老宅的青砖墙上爬满枯藤,门楣上“光荣军属“的牌匾缺了一角。魏野抬手要叩门,忽听见院里传来秦书瑶的哼唱:“...红梅花儿开...“调子跑得厉害,却透着股子鲜活气。
“同志,找谁?“
周小莉端着簸箕从灶房出来,围裙上沾着玉米面。她眯眼打量魏野的军大衣,目光在他袖口的虎头纹上顿了顿。
“我找秦守。“魏野把奶糖往身后藏了藏,“听说他住这儿。“
周小莉的嘴角扯出个弧度:“那小子啊,在镇上摆摊呢。“她瞥见魏野手里的油纸包,“要不...进屋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