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论

秦奕解释了一下:“实体关系图是漂亮国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善在 1976 年提出的概念,这个图像能直观展示数据对象,也就是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关系,在数据架构设计里,是极为关键的工具。”

“就拿我们的机场运行控制中心来说,航班、旅客、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实体。”

说着,秦奕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勾勒起来。“比如航班,包含航班号、起降时间、出发地、目的地等属性;旅客有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工作人员则有工号、姓名、岗位。这些属性,都要在实体关系图里体现出来。”

“再看实体间的关系。一位旅客能预订多个航班,一个航班也会搭载多位旅客,这就是多对多的关系。而一个工作人员,只隶属于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却能有多个工作人员,这是一对多的关系。”

“通过实体关系图,把这些关系清晰描绘出来,我们就能更好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保数据存储和查询高效、准确。”

陈宇一边听,一边盯着草稿纸上的草图,若有所思:“这么说,借助实体关系图,就能搭建起符合机场业务的数据架构,让数据在系统里有序流动?”

“没错。” 秦奕点头肯定,“有了清晰的实体关系图,数据架构的设计就有了基础,后续的开发、运维工作也能更加顺利,我们在构建机场信息化系统时,一定要充分发挥 ER 图的作用。”

“明白。”陈宇应道。

秦奕继续说明道:“运行架构展示系统运行时如何交互,通过时序图、状态机图体现。安全架构则要防御威胁和漏洞,形成安全策略文档、渗透测试报告。开发架构关注如何组织代码和构建系统,要有模块划分文档、CI/CD 流水线设计。”

“业务流程图应该是主要从我们收集到的业务人员那边的需求整合出来吧?”陈宇说道,“那我理解我之前设计的这个架构图就是业务架构。”

秦奕微微点头:“你之前设计的架构图有业务架构的影子,但按照视点与视角方法论,咱们还得进一步完善。不仅要更精准地梳理业务流程,还要深入挖掘业务背后的逻辑,结合其他架构,打造出全面、高效的机场信息化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