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要瞒得过所有的情报人员……
……
除了东厂和锦衣卫之外。
在调查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当中。
有一小部分人看起来跟其他人没什么分别。
其实他们在调查统计局的工作,那只是一个掩饰。
实则是利用在统计局工作的便利,主要精力放到了搞情报工作上面。
在后世的抗战时期,大名鼎鼎的军统和中统。
其全称分别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这完全是可以借鉴一下的嘛!
所以朱慈烺在锦衣卫和东厂之外,又搞了一个大明调查统计局出来。
大明调查统计局不但可以搞情报工作,其本身的统计调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刚才提到的,防止有人偷税漏税之外。
还可以更好地监察各种物资以及人员的流动情况。
如果有人想要搞事情,比如有人想要造反作乱,或者是有人想要囤积物资恶意炒作。
那么大批的各种物资的流向,往往就会出现异常。
所以大明调查统计局还是很厉害的。
不过调查统计局没有执法权。
简单来说他们只负责统计调查,只负责搞情报并汇报上去。
不像东厂和锦衣卫那样可以抓人并进行审讯,甚至是抄家灭族,斩杀敢于反抗的犯人等等。
因为调查统计局的人员太多了,现在就已经超过了10万人,将来的人员将会更多。
朱慈烺对调查统计局的权力做了一定的限制,免得以后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引人注意。
让大明调查统计局,不会像锦衣卫和东厂那么显眼。
为了打造大明调查统计局。
朱慈烺可是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也花费了海量银子的。
并且随着调查统计局的发展,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而调查统计局可以发挥的作用。
那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
有着调查统计局的监督。
秋收的过程总体是很顺利的。
当秋收的成果统计出来,并上报朝廷。
朱慈烺看了之后眉头微皱。
因为看起来粮食并不怎么充裕。
虽然新的税法已经推行下去,可以从那些少数民族的手上多收一些粮食。
但是朝廷的粮食储备依然有些不足。
另外就是有不少地方的粮食产量不理想,那些地方还是存在粮食紧缺的情况。
全国各地都在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各种大大小小的灌溉沟渠。
问题是工程量实在太庞大了,那不是短期之内全部能够搞定的事情。
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各种天灾依然不断,来年都是粮食产量也就没法保证得了。
可能到了天武4年的时候,依然要面对粮食紧缺的问题。
朱慈烺想要尽快搞到足够多的粮食。
那就只能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