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魏延押着孟获来到帐中。诸葛亮看着孟获,神色平静,目光中却透露出一股威严:“先帝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反叛?”
孟获昂着头,大声说道:“我世代居住在这南中之地,自由自在,怎能算反叛?我就是想在自己地盘上撒撒野,没想到碰上您这位大神了。我孟获生在南中,长在南中,这片土地是我的根,我只是想守护它,不让外人侵犯。”
诸葛亮又问:“如今我擒了你,你可心服?”
孟获满脸不服气,说道:“此次是山路狭窄,我不小心误落你手,如何肯服?除非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兵马,再与你大战一场。若你能再次擒住我,我才会心服口服!要是下次还被您抓住,我就自己把自己绑了,省得您动手。我孟获是个汉子,输也要输得光明磊落!”
诸葛亮微微一笑,命人松绑,又赐给孟获酒食,牵来一匹鞍马,将他放走。他深知孟获的性格,只有让他心服口服,才能真正平定南中。他相信,总有一天,孟获会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归降蜀汉。
诸葛亮放走孟获后,众将纷纷上帐询问缘由。诸葛亮神情庄重,缓缓说道:“我擒孟获,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但南中之地地势复杂,蛮人众多,若不能降服其心,即便一时平定,日后仍会再生事端。唯有让孟获真心归服,南方才能真正太平。南中百姓,大多淳朴善良,只是受了孟获等人的蛊惑,才与我军为敌。我们要以仁义之心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军的诚意,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众将听后,皆恍然大悟,对丞相的深谋远虑钦佩不已。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丞相的指挥,为平定南中,实现蜀汉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孟获一路奔逃,行至泸水边上。看着滔滔江水,孟获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悲凉。他收拾起手下的残兵败将,又召集各洞酋长,准备再次与诸葛亮决一死战。他心中暗暗发誓:“诸葛亮,你等着,我孟获绝不会轻易认输,下次定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诸葛亮得知消息后,派马岱领兵渡过泸水,去截断孟获的粮道。马岱领命,率领大军来到泸水。白天,阳光炽热,江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险。蜀兵们纷纷下水渡河,然而,刚一踏入水中,便纷纷中毒,口鼻流血,惨叫着倒在水中。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痛苦和恐惧,仿佛被恶魔缠身一般。马岱大惊失色,急忙收兵,回报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此事,找来当地土人询问。土人告知,泸水白日有毒,只有在夜静水冷之时方可渡过。诸葛亮于是派马岱引军在夜间渡河。夜幕降临,泸水两岸一片寂静,只有江水流动的声音。马岱率领士兵小心翼翼地渡河,成功截断了孟获的粮道。
小主,
孟获得知粮道被断,大怒,派副将忙牙长领蛮兵来战马岱。两军相遇,忙牙长挥舞着大刀,向马岱冲来。马岱毫不畏惧,挺枪迎战。只一合,马岱便将忙牙长斩于马下。董荼奴见状,领兵前来迎战。马岱指着董荼奴大骂:“你这忘恩负义之徒,丞相饶你性命,你却不思悔改,还敢来战!你是不是把丞相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准备回家熬汤喝啊?” 董荼奴听后,面露羞愧之色,领兵退下。
董荼奴回到营中,拜见孟获。孟获正为战事不顺而恼怒,见董荼奴败回,更是火冒三丈,要将他斩首。
孟获怒目圆睁:“你这没用的东西,屡战屡败,要你何用,拖出去斩了!留你在这,还不如养头猪,猪还能多卖点肉。”
众酋长纷纷求情:“大王息怒,如今战事紧急,正需用人之际,饶他这一次,让他戴罪立功!要是斩了他,谁给您端茶倒水啊。”
孟获这才作罢。当晚,孟获在帐中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卧于帐中。董荼奴回想起诸葛亮的恩德,心中一阵愧疚。于是,他与众酋长商议一番,趁孟获熟睡之际,将其绑了,连夜送到诸葛亮营中。
孟获被带到诸葛亮面前,仍嘴硬道:“此次是我手下自相残害,并非你诸葛亮之能,我依然不服!我看我这手下都是一群猪队友,专门来坑我的。” 诸葛亮看着孟获,无奈地摇摇头,再次赐给他酒食,而后又将他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