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这边准备的怎么样呢?
国军也并不都是蠢蛋,虽然屡战屡败,还是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在国军经历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惨败之后,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难得的胜利,让国人惊喜不已,原来日军也是可以战胜的,薛|岳在围观之后,终于总结出了和日军作战的秘诀。
那就是以一处关键点作为核心阵地,吸引日军进攻,在外围组织军队层层抵抗,消耗日军,完成任务之后向侧后转移,当日军抵达核心阵地时,已经被大量消耗,继续和核心阵地国军火拼之后,必然损失惨重,后勤补给困难,撤退的国军从外围反包抄,内外夹击日军,必然可以取胜。
计划非常完美,至于效果如何,关键看执行,首先是外围的部队能够起到消耗日军的作用,其次是核心阵地的国军能够顶得住日军的进攻,第三是反包围的国军能够及时杀到,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有一个掉链子。
这个方法本来就是孙连仲在台儿庄亲身实践过的,觉得非常好,准备在常德再用一次。
第6战区指挥部进行了情报收集,孙连仲的参谋们进行了战役预演,知道华中日军需要固守武汉等大城市,能用于进攻的兵力就不多,最多能出动两个师团,也就4万多人。
孙连仲充分吸取上次鄂西战役的教训,在通往四川的方向上放了30几个师,誓死保卫重庆,只要小鬼子再敢冲过来,6战区管杀管埋。
至于常德方向,也放了两个集团军,一共12个师,其中第10集团军共5个师,一共三万多人,陈|诚的嫡系部队,装备不错,战斗力也可以。第二十九集团军是川军和湘军组成的杂牌军,刚刚在鄂西战役中遭到重大损失,补充新兵正在休整中,战斗力差一点。
但无论如何,这12个师的国军,暂时抵挡2个师团的鬼子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四川方向的30几个师就更加没问题了。
在上高战役中表现英勇的国军57师正在常德休整,师长余程万,黄埔一期生,前期工作干的太杂,错过了北伐升官最佳时期,同学们都混到兵团司令了,他还在当师长。
既然57师在常德休整,正好用来防守常德,薛|岳作为一代名将,眼光还是很毒辣,看出常德守卫力量薄弱,向委员长提议,在常德边上再放一个师,可以策应常德,这个建议非常好,但不知道为啥被委员长一口拒绝,薛|岳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里极度不爽,后来常德危急的时刻,军委会让薛|岳派救兵,薛|岳态度非常消极,本来计划派两个军,最后只派了一个军,半路上还在使绊子,眼睁睁看着兄弟部队拼光。
回到当时,从排兵布阵中就可以看出,第六战区功课还是做的比较足, 2个师团的鬼子,无论进攻哪个方向,第6战区都有能力应对。
万一华中日军倾巢出动,那就不是6战区能搞定的事情了,需要军委会协调全国战区作战,整个计划唯一的瑕疵就在这儿,军委会也没有能力做到全国一盘棋,委员长也只能指挥自己的中央军,军阀和准军阀都不太能指挥动,比如6战区的司令薛|岳,粤军出身,资历和委员长不相上下,国府几乎指挥不动他。
就这样,6战区在常德方向准备了4万人的宴席,开桌以后发现,计划中万一的情况出现了,日本人不守武德,不按规矩出牌,来了超过10万人,这下子麻烦就大了。
横山勇从1943年11月1日开始攻击常德外围的两个集团军(第10、29集团军),在日军疯狂进攻下,国军损失惨重,连师长都牺牲了两个,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仅仅拖住了日军15天。
这么烂的成绩,不要说委员长,连我都想发火。
此时和抗战初期已经完全不同了,国军已经取得了空中优势,中美联合空军对日军狂轰滥炸,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日军坦克和大炮的优势,何况湖南西部河网密布,水道纵横,不利于日军重武器行动,只要组织得当,进行防御作战,大量消耗和迟滞日军进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伤亡如此严重,说明两个问题,10、29两个集团军的战前准备工作严重不充分,士兵没有充分动员,阵地没有认真构筑,第六战区也没有对战备工作进行仔细检查,形式主义严重,完全没有将备战工作落到实处,保持了国府一贯的官僚主义作风。
结果就是,双方接战,国军几乎一触即溃,由于鬼子进攻速度太快,超越了国军跑路的速度,很多国军在跑路的过程中被围住了,糊里糊涂成为了枪下亡魂,再英勇的士兵,进到了猪一样的组织,丝毫发挥不出战斗力,只能是枉付性命。
在两个集团军最危机的时刻,委员长也急眼了,派出了国军四大王牌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这个人可不得了,从淞沪战场一直打到鬼子投降,表现极其生猛,网上神吹的张灵甫的段子,主角基本是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总结的比较好,张灵甫生的剑眉星目,长的极其帅,堪称美男子,自然招人
国军这边准备的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