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府在抗战前几年惨不忍睹,主要是双方实力相差太远,委员长被打的挪了三个地方,从南京迁往武汉,武汉会战后,又迁往重庆,甚至到1943年6月的时候,横|山勇带着武汉的日军发动鄂西会战,差点让蒋|委员长跑到西藏,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当国府迁都重庆的时候,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全部落入日本人的手中,日本人这样干的目的非常明确——切断国府的海上补给线,国民政府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武器主要靠进口,一旦沿海港口被全部封锁,还咋个进口?这也就是国府在抗战前几年非常艰难的主要原因,自己生产不了,买也买不了,看不到任何希望,汪精卫感到绝望了,冲动之下当了汉奸。
但黑暗中还有一丝亮光,沿海港口确实指望不上了,大西南作为大后方,还是可以从空中接受物资援助的,美国人把大量物资运到印度,从印度空运物资到昆明,国府就在昆明接受美援物资。
空中运输路线分南北两条,南边的航线就是着名的驼峰航线,这条路最大的敌人是大自然,需要跨越喜马拉雅山峰和中国西部的崇山峻岭,狂风、结冰都是家常便饭,飞机动不动就坠毁,在整个援华过程中,美军共投入飞机2100架,有1500多架坠毁,损失率高达80%,自己体会下这难度。
由于驼峰航线经过的山峰太高,只能使用中型运输机,这种运输机飞的高,可以跨越喜马拉雅山,但是运输能力非常有限,每个月只能向中国提供不到6000吨物资,实在是杯水车薪。
缺乏物资补充,国军就好像遭遇冰雹的鲜花一样,迅速凋零,美国人着急了,加大向中国运输物资的力度,准备启用南部航线,这条航线条件很好,可以使用大型运输机,运输如坦克、卡车、榴弹炮之类的大家伙,一旦中美打通这条航线,运量马上就可以达到每月几万吨,日本人就会被死死的拖在中国战场。
日本人对于这点也看得很清楚,在占领缅甸后,立马在密支那修建军用机场,用来狙击中美运输机队,因为南部航线必须要经过密支那。
密支那成为中美日争夺的焦点地区,密支那位于缅甸的丛林和沼泽地带,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落后的地方,要啥没啥,道路也不通,把部队和装备运到这里来,需要耗费日本人吃奶的劲,在这鬼地方和中美打消耗战,想一想都让日本大本营发狂。
既然是能让日本人抓狂的事情,那国府肯定就很上心,在1942年组织远征军进入缅甸,失败后分成两部分,跑回云南的部分称为滇西远征军,跑去印度的称为中国驻印军,在印度接受全套美式装备和军事训练。
到了1943年,蒋|委员长把国内部分精锐部队抽调至云南,充实滇西远征军队伍,中国驻印军被美国人武装到牙齿,火力异常凶猛,两支军队跃跃欲试,随时准备进攻缅甸,打通空中和地上通道。
如果让中美彻底打通南部运输通道,中国军队就会得到充分补给,那在华日军的下场用脚趾头都能想的到了。
日军大本营有一些中国通,懂的围魏救赵的道理,既然密支那如此重要,国府又将国内部分精锐部队抽调走了,那中国内部不就空虚了吗?这个时候在中国国内搞点事情,闹的大一点,国军极有可能调回远征军,这样就可以解缅甸的困境了。
1943年的日本不仅资源不够,而且开始闹兵荒了,自从偷袭珍珠港和占领东南亚后,日本人为防止美军从太平洋上过来,派出很多部队到太平洋守岛去了,摊子越来越大,日本小国寡民的特性就显露出来了,人都不够用了,走到日本的大街上,看到的男性除了老头就是小孩,青壮年全部被送上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