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在晋州停留几日,一行人大开眼界,到了晋州,就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大集里卖什么的都有,小摊贩有,大商户也有,陈公子甚至还厚着脸皮在大集外转悠了一圈,凡人多的地方,他都要去凑个热闹。
晋州一向是产粮的地方,百姓大多靠种地维生,不像江南腹地,有盐运生丝两大产业,没有天灾的时候晋州人能吃饱肚子,一旦天公不作美,那么晋州就会立刻陷入卖儿卖女的困境中。
然而阮兵过来之后,晋州就变了,大片的良田变成了“合作社”的东西。
一个村的农户,将村里的农田都集合起来,推举几个领头人,按照阮地农先生的推荐,规划出不同的区域用以种植作物,除了年底分成外,种地的农户每个月都拿固定的工钱。
这样一来,晋州反倒轻易接受了女子分田——反正她们不分,自己也不能多拿到钱,既然如此,那多个人干活,年底多一点分成就很能接受了。
有利可图的时候,什么“以前的规矩”,那就都不存在了。
就算有了顽固的傻子,看在阮地种子的份上,也只是嘴里抱怨几句。
不过,到底晋州还不能算是阮地,官吏们不能直接管理,于是农户里的家长们便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更能占便宜的法子。
即女儿或妻子母亲分了地,只叫其中一个去下地干活,拿到工钱。
另外两个,一个料理家务,另一个出去找个活,到年底了,分红自然全归家里。
这样既不怕她们有钱了心野,也能最大程度的整合劳动力——家务总是要人做的,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可这样一来,女儿就不好嫁出去了,毕竟她嫁出去了,分红还是她的。
家中还不能截留,毕竟被推举领头的人都悄悄在阮兵那备了案,端得是铁面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