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回过头看了师弟一眼,印修法师瞬间就明白师哥的用意,他双手合十,缓缓站起身来,说道:“两位施主,在凡尘,‘三’是指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演变,可见‘三’代表着无穷尽变化发展的开始。”
“但是,‘三’在佛界的含义却众多。比丘印修不妨挑选几种教义给施主听听,请施主斧正。”
曾忆乡赶紧说道:“大师是得道高僧,自然言之有理,我等善男信女谨奉大师之言。”
印修微微一笑开始说道:“首先,‘三’可指‘佛门三宝’:佛宝、法宝、僧宝。这是佛门最为熟悉的术语,在这里,‘三’既是实数也是泛指。佛指十方一切诸佛,也包括代表佛的佛像、佛塔、遗物等;法宝,佛所说的佛法、代表佛法的经书也包含在内。僧宝,指传承佛法,坚守戒律的修行之人。”
“其次,‘三’可指‘三皈依’:这是和“三宝”相对应的一个佛门用语,当某人皈依佛法的时候,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宝”。”
“其三,‘三’可指‘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之所以称为“法印”是因为这是区别汉传佛教和其他宗教和甄别佛教正法最基本的原则,故名。”
“其四,‘三’可指‘三藏’:即经、律、论,也就是佛教所有典籍的总称,也叫大藏经。经乃佛弟子所记录的佛亲自传授的佛法。律乃佛所传的所有戒律。论乃后世所有有关佛教典籍的论述和相关杂论、异闻等都都可归入。大家都熟悉的唐僧,又称三藏法师,就由此而来。
”
“其五,‘三’又指‘三学’:戒、定、慧。戒即戒律,定即禅定(守住内心),慧即佛教教义(佛教的智慧)。”
“其六,‘三’可指‘三慧’:即得到智慧的三种方法:闻、思、修。闻即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即思考、证悟佛理能生智慧;修即勤修禅定能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