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移栽油菜

这次顾汐把自家的十个孩子,以及收养的十六个孩子,方老的孙子孙女,包括管家的俩孩子,春兰的俩个女儿,全部送到学堂读书识字。

在家干活挣钱是重要,但是现在对她来说,人工人力随便招,银子也不紧缺,孩子们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希望能接受系统的学习,将来能有更大的建束。

三弟媳李氏也咬咬牙,把七岁的来娣,六岁的带娣送到学堂读书了。招娣盼娣俩个大的,继续在养殖场做工挣钱,最小的三岁引娣留在家中。

大嫂张氏也问过四郎五郎,愿不愿意去学堂读书?结果俩个少年对读书识字,完全不感兴趣,就觉得在青峰镇做买卖,每天都能挣银子挺开心的。

现在不读书是挺轻松舒服,可是过了十年以后,四郎五郎就跟堂兄弟们,拉开很大的距离,人生走向不同的道路。

不过大嫂家下面五个女儿,都想去学堂读书识字的。可是家里大郎二郎娶媳妇了,也各自有了孩子。三郎也快要说媳妇。

一次让五个女儿都去学堂,一年下来要一二十两银子呢?她也有些为难做不了主,最后还是四郎五郎说动她,五个妹妹愿意去读书,那就都让去呗!束修他们来挣来出。

陈大牛还没分家,俩个儿媳妇在家里,也做不了小姑子们的主,经济大权掌握在婆婆手中,即便心有不甘愿,也阻拦不了这笔开支。

最后五个丫头都进了学堂,虽然她们后来只学了三年,但是读过书识了字后,五个侄女在她产业下,做工当管事挣得丰厚,各个都嫁的不错。

但是五个侄女对她娘也好,嫁人后各个孝顺,给老娘各种买买买,对五个哥哥家的孩子,也是好的没话说。

等到大嫂张氏老年时,最不曾后悔的事情,就是今日让闺女们去求学。

青峰镇上的商户居民,还有四面八方村子来的村民,基本上一家有个孩子进学堂,都有几个大人来相送。

第一天来是允许大人们,领着入学孩子进学堂参观的,看着内部的教学环境,无不是满口称赞的。

大家也听说了,青峰学堂的夫子,是从京城国子监来的大儒,那可是在皇城脚下,最低也是教秀才进士的老师,还有沈夫子也是从府城请来的。

家长们对师资、教育环境满意的不得了。起初还觉得二两束修贵。亲眼看到规模听到后介绍,再也不觉得束修贵了。

甚至对需要单独购买,孩子们的学习必须品,笔墨纸砚、吃住、青衿服等各种学杂费,家长们也痛快的掏钱购置。

当一百多位学子,全部换上崭新统一的青衿服,整齐的站在学堂空旷处,给夫子行拜师礼,认真听着山长在前面讲学。

后面观看的家长们震撼住了,心情激动的不行,怕大声说话吵到前面,各个憋着声音咧嘴笑,眼里满是自豪。

等拜师礼结束后,孩子们正式分配到教室授课,家长们也要散去离开学堂,等到了大街上的人们,终于可以放开声音,彼此谈论孩子求学这事!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收取束修学杂费会很忙。顾汐早早让管家林一,都过来协助卫恒,没想到最后整理完,带回752两银子到家。

顾汐笑着接过,管家带回来的银子。学堂前期大额投入建设,仅靠着低廉的束修,可不容易收回成本。不过内设一间书铺,卖些学子们的必需品,利润收获还不错。

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赚回平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