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之举,倒行逆施,已失民心。”
“可派人在洛阳及周边宣扬陛下仁德,揭露其叛逆,让那真相大白于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若百姓站在我朝一方,李承乾纵有八万兵力,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顿了顿,然后继续道:“至于突厥,其内部部落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可扶持亲唐部落,助其发展壮大,打压反唐部落,让其自顾不暇。加强与吐蕃等友好势力联盟,如吐蕃与我朝交好,可让其在西南牵制突厥盟友,形成包围,让那突厥插翅难逃。”
“同时,可在突厥周边扶持一些小势力,作为我大唐之耳目,一旦突厥有异动,可及时察觉。”
“臣亦担忧,若不尽快稳定民心,恐生变故,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听完后,再看向褚遂良。
褚遂良连忙上前,恭敬说道:““陛下,可张贴告示、派遣使者,向百姓传达陛下旨意。”
“拉拢洛阳士绅、商贾等有影响力之人,助我宣扬,让陛下之仁德传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重赏知晓霹雳火情报之人,让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派善于权谋之使者入洛阳,挑拨关系,使洛阳内自相争斗,让其自顾不暇。此外……”
褚遂良稍稍停顿,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神色,接着道,“经此一事,太子之位空缺,国不可久无储君,陛下是否可考虑立新太子,以安社稷民心?”
褚遂良是真收钱办事的。
五姓七望这段时间没给他塞好东西,魏王那边虽然没有直接表示,但暗示已经是极其明显了。
尤其是因为上次说起立太子之事,而后魏王就多次派人表达善意。
只是碍于现在的情况,私下不敢太过接触。
可褚遂良心里明白,只要魏王成为太子,日后登基,他褚遂良,必定是从龙第一功臣。
哪怕是房玄龄,都要靠边站。
所以,只要是抓到机会,褚遂良就建议立储。
这点小心思,如何能瞒过李世民。
脸色一沉,心中对褚遂良此时提出立储之事有些不满,当下局势如此紧张,平叛才是重中之重,怎能在此时分心。
“当下平叛与御外邦为首要,立储之事,日后再议。”
听出了陛下的不满,褚遂良连忙低头:“是,陛下。”
最后,李世民看向魏征。
此时的魏征,面色坦然。
他虽为太子党,可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说去追随太子。
起兵造反,已经是大不赦。
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太子如今起兵造反的行为,魏征是深感惋惜。
“陛下,朝堂稳定关乎平叛成败,犹如大厦之根基。如今官员对此次事件看法不一,若处理不当,恐生分裂,让那祸起萧墙。”
“陛下需安抚官员,统一思想,警惕李承乾离间之计,加强官员管理监督,让那朝堂上下一心,如臂使指。”
“长安乃都城,防御不可松懈,需防李承乾偷袭与外邦突袭,制定详尽防御预案,让那长安固若金汤。”
“可在长安周边设置伏兵,若有敌军来犯,可里应外合,将其一举歼灭。臣以为,唯有如此,方能稳操胜券。”
对于魏征的态度,李世民比较满意。
这从很大层面上,也代表了天下世家的态度。
大势在我。
即便李承乾有霹雳火,可又如何能输。
“诸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李靖,你速选精锐,探查洛阳粮道,留意霹雳火及外邦动向,李承乾兵力部署与调动也要密切关注。”
李靖抱拳,声如洪钟:“是,陛下。”
“房玄龄,安排暗哨协助李靖,北方边境增派斥候,密切监视突厥。”
房玄龄恭敬领命。
“长孙无忌,负责洛阳周边民心争取,选派使者出使外邦,实施外交策略,同时设法动摇洛阳本地军心。”
“是,陛下。”
“褚遂良,与西域小国联络结盟,留意李承乾与外邦勾结迹象。”
“是,陛下。”
“魏征,长安防御与舆论引导皆由你负责,批判李承乾叛逆,稳定朝堂。”
“是,陛下。”
李世民有条不紊地的进行布置。
这次对付叛乱的太子,条理已经很是清晰,尽量避开直接对战。
当以智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