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造反这等事情,还能迟疑?

他不能让父亲失望,不能让李家的百年声誉毁于一旦。

“太子待我恩重如山,可父亲的话也句句在理,这叫我如何是好?”

李德謇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他起身踱步,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上。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的花草之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李德謇望着窗外,思绪飘远。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骑马射箭,教他做人的道理,那时的他,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与依赖。

而如今,父亲却与他站在了对立的立场,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

太子要跟陛下兵戎相见。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搭在弯弓上的箭,能射向自己的父亲吗。

“若我背叛太子,日后有何颜面见他?可若我执意跟随太子,又如何面对父亲,面对天下人的指责?”

李德謇心中天人交战,难以抉择。

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

就在陷入无尽的痛苦与纠结之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李德謇心中一惊,迅速将信件藏于怀中,整理好衣衫,开口问道:“谁?”

“李公子,是我。”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李德謇听出,这是太子身边的侍卫。

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进来吧。”

侍卫走进书房,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李公子,太子有请。”

李德謇心中一紧,犹豫了片刻,说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我稍后便到。”

侍卫退下后,李德謇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太子的召见,意味着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如果他选择跟随太子,那么他将踏上一条充满血腥与危险的道路,与父亲为敌,与天下人为敌。

而如果他选择听从父亲的话,弃暗投明,那么他将背叛太子的信任,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叛徒。

“罢了,先去见太子再说。”

李德謇长叹一声,心中暗自决定,先听听太子的想法,再做打算。

他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大步走出书房,向着洛阳宫城走去。

宫城大殿内。

宫城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李承乾面色平静。

良久,轻声问道:“文忠,你觉得德謇会如何择决。”

身为太子内侍的文忠,平日里机灵聪慧,可此时却在这问题前犯了难。

他深知李德謇与太子之间情谊深厚,却也明白李靖那封信的分量。

略微迟疑了会,勉强回道:“李公子定然是忠心殿下的。”

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思索着什么,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却没有丝毫的温度:“只是,自古忠孝难两全。”

“德謇那性子,重情重义,我自是信他的。”

“可他父亲李靖,又怎会容忍自己的儿子跟着我走上这条被世人视为谋逆的路。”

文忠低着头,不敢轻易接话,只是静静听着太子的话语。

李承乾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漆黑的夜幕,继续说道:“我早已知晓李靖派人送信给德謇之事,虽不知信中所言何事,但大抵也能猜出几分。李靖必然是劝德謇弃我而去,回归朝廷,保他李家的清誉。”

文忠心中一惊,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惊讶之色:“殿下,既然知晓此事,为何不提前采取些措施?若是李公子真的听从了他父亲的话……”

李承乾摆了摆手,打断了文忠的话:“我若强行阻拦,反而会让德謇心生不满。况且,我也想看看,他到底会如何选择。德謇跟随我多年,我对他的为人还是了解的。他若真的要走,我也不会强留。”

文忠微微点头,心中暗自佩服太子的气度。

李承乾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文忠身上,问道:“你说,若德謇真的选择离开,我该如何处置他?”

文忠心中一紧,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李公子与您情谊深厚,即便他选择离开,想必也不会做出对殿下不利之事。若他真的离去,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也能彰显殿下的仁德。”

李承乾微微颔首,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文忠,你去准备些酒菜,等德謇来了,我要与他好好聊聊。”

文忠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酒菜。

不多时,李德謇来到了大殿。

走进殿内,看到李承乾正背对着他站在窗边,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

定了定神,上前几步,单膝跪地,说道:“殿下,德謇前来拜见。”

李承乾缓缓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德謇,起来吧。今日找你来,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想与你喝几杯酒,聊聊天。”

李德謇站起身来,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说道:“谢殿下。”

两人走到桌前坐下,文忠将酒菜摆好后,便退了下去。

李内侍文忠拿起酒壶,为李德謇和太子斟满了酒。

李承乾举起酒杯,说道:“德謇,这杯酒,敬我们多年的情谊。”

李德謇心中五味杂陈,举起酒杯,说道:“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