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魏王好人啊

玉京

熙平元年五月,天朗气清,艳阳高悬于碧空之上,将大地照耀得一片金黄。

曹鲲于城外十里坡搭设粥棚,赈济四方流民。

粥棚前人潮涌动,流民摩肩接踵,黑压压一片,如蚁附膻,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不见边际。

曹鲲身着金色锦袍,头戴玉冠,立于粥棚之前,面含悲悯之色,手持长勺,亲自为流民施粥。

他一边舀粥,一边假仁假义地感叹:“天下动荡,兵灾四起,可怜百姓遭受苦难,流离失所,本王观之,甚是痛心呐!”

大儒郑中须发皆白,一脸庄重的拱手道:“魏王心系百姓,仁义无双,实乃百姓之福,此等善举,必将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人群中,几十位耄耋老者被儿女搀扶着,颤巍巍地跪在曹鲲面前,老泪纵横,感激的高呼:“魏王好人啊,魏王活命之恩,老朽永生不忘,愿魏王福泽绵长,万寿无疆!”

“魏王好人啊!”

“谢魏王施粥之恩!”

“魏王万寿无疆!”

端着碗的流民们纷纷高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管曹鲲的名声有多臭,他们都发自内心的感激曹鲲。

因为曹鲲没有欺压过他们,而且曹鲲施舍的粥是能吃进肚子的。

朝中的大臣们名声好,各地的贤士名声好,可是他们从未施舍过一粒米。

两相对比,谁好谁坏,朴实的老百姓一目了然。

曹鲲一副悲天悯人之态,扶起下跪的老者,温声道:“老人家,你们受苦了,可怜你们一把年纪,还要受背井离乡,饥寒交迫之苦。”

“哎!这粥棚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本王准备在城外修筑邬堡,老人家可带着家人住进邬堡,租几亩薄田,养几头牛羊,也算有个遮风避雨,安身立命之所。”

老人们闻言,惊喜交加,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纷纷磕头如捣蒜:“魏王仁德,大慈大悲,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